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词
毛滂 〔宋代〕
玉甃兰封麝,瑶池柳养金。
宸章先造化,摛藻自春林。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如同玉石般清新,兰花的香气包裹着麝香;瑶池旁的柳树,培育着金色的嫩芽。
天子之气先于自然的变化,春天的美丽景象自然而然地在林间绽放。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甃:指玉石铺成的地面,形容洁白美丽。
- 兰封:指兰花的香气,寓意清雅。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和宁静。
- 宸章:指帝王的气息或气象,象征权威和自然的结合。
- 摛藻:指用花草装饰,表现生机勃勃的春天。
典故解析:
- 瑶池:源自《山海经》,是西王母的居所,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和神秘的自然。
- 春林:春天的森林,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约1050—1110),字德修,号惟明,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和词曲,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婉约。
创作背景: 春词写于春天,正是自然复苏、万物生长的时节,诗人借春日之美,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春词》以春天的生机盎然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玉甃兰封麝”将春天的清新与香气浓缩,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春日场景,玉石的洁净与兰花的芬芳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温润的氛围。接着“瑶池柳养金”则引入了神话元素,瑶池作为仙境的象征,柳树的金色新芽则暗示着生机与希望。这两句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后两句则转向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宸章的“先造化”暗示着帝王的气息与大自然的共鸣,表现了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摛藻自春林”展现了春林的生机,诗人用“摛藻”这一动词,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并非偶然,而是自然的精心雕琢,传递了春天的灵动与活力。整首诗以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表现了春日的美好与生命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甃兰封麝:描绘春天的清新气息,象征着高洁与优雅。
- 瑶池柳养金:引入神话元素,传达生机与美好的期盼。
- 宸章先造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哲学思考。
- 摛藻自春林:展现春天的生动与美丽,传递积极向上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玉甃比喻春天的洁净,兰封比喻春天的香气。
- 对仗:首尾两句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象征洁净、高贵。
- 兰:象征优雅、清香。
- 瑶池:象征理想、美好。
- 柳:象征生命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甃”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清新
B. 高贵
C. 丑陋
D. 暖和 -
诗中提到的“瑶池”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贫穷
B. 美好与理想
C. 暴力
D. 冷漠 -
“摛藻自春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死亡的恐惧
B. 对春天的赞美
C. 对黑暗的厌恶
D. 对城市的向往
答案:
- A、B(清新与高贵)
- B(美好与理想)
- B(对春天的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毛滂的《春词》与王维的《鹿柴》均展现了自然之美,但毛滂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王维则通过描写宁静的山林传达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两者各有特色,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