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叹
董嗣杲 〔宋代〕
心知天地厌羁留,
痴坐忘言不点头。
活脱世间泥塑样,
痴贻江表陆沉羞。
思仙廨竹招苍凤,
学老溪梅缚翠虬。
岁晚说归何所待,
厚颜安足耻时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心里明白天地都厌倦了羁绊与留恋,然而我却痴痴地坐着,忘记了言语,连头也不点。活生生地像世间的泥塑一样,我的痴迷让江边的陆地都感到羞愧。思念那仙境中的竹林,招引那苍色的凤凰;学习老溪边梅花的姿态,束缚那翠绿色的龙虬。岁末了,却说要归去又有什么值得等待的呢?面对世俗,我又怎能厚颜无耻?
注释
字词注释:
- 羁留: 被束缚和留住。
- 痴坐: 痴迷地坐着。
- 泥塑样: 比喻像泥塑一样,形象呆板。
- 贻: 留下。
- 苍凤: 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美好。
- 翠虬: 传说中的龙,常与梅花相伴。
- 厚颜: 厚着脸皮,毫无羞耻感。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仙廨竹招苍凤”,与道教文化相关,代表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老溪梅”是借用梅花的高洁和坚韧,象征作者追求的精神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仲明,号雪江,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关注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他内心的无奈与愤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体的束缚。
诗歌鉴赏
《重叹》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开头两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与无奈。通过“痴坐忘言”的描写,表现了他对外界的漠然与内心的困惑。接下来“活脱世间泥塑样”,则是对自身状态的自嘲,暗示他在现实的泥沼中无法自拔,活得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泥塑。
随后两句描绘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通过“思仙廨竹招苍凤”与“学老溪梅缚翠虬”,可以看出他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追求,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然而,最后两句“岁晚说归何所待,厚颜安足耻时流”又是对理想的反思,面对世俗的压力,归去又能归何处?厚颜无耻地面对流俗,表明了他对社会的无奈与反抗。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体现了董嗣杲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心知天地厌羁留: 作者意识到天地都厌倦了束缚与留恋。
- 痴坐忘言不点头: 他痴迷地坐着,忘记了语言,连头也不点。
- 活脱世间泥塑样: 形象地比喻自己活得像泥塑一样,缺乏生气。
- 痴贻江表陆沉羞: 自己的痴迷让江边的陆地感到羞愧。
- 思仙廨竹招苍凤: 向往仙境般的竹林,渴望苍凤的出现。
- 学老溪梅缚翠虬: 学习老溪边梅花的高洁,束缚那象征的龙虬。
- 岁晚说归何所待: 到了岁末,归去又能等待什么呢?
- 厚颜安足耻时流: 面对世俗,厚颜无耻又何足为耻?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用“泥塑”比喻自己无生气的状态。
- 对仗: 如“思仙廨竹招苍凤,学老溪梅缚翠虬”,工整且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终揭示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泥塑: 象征无生气的生活状态。
- 苍凤: 代表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 梅花: 象征高洁和坚韧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苍凤”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美好
C. 痴迷与无奈 -
“心知天地厌羁留”中的“羁留”是什么意思?
A. 自由
B. 束缚
C. 漂泊 -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追求
B. 厌倦
C. 接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比较董嗣杲的《重叹》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但董嗣杲更显无奈与挣扎,而苏轼则显示出一种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董嗣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