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时间: 2025-01-19 19:09: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恰似秋宵,一半银蟾白。结儿梢朵香红仂。钿蝉隐隐摇金碧。春山秋水浑无迹。不露墙头,些子真消息。
白话文翻译:
在狭小的船舱缝隙中,佳人的额头半露,如同梅花妆点。她的发髻低垂,映衬着如雕刻般的花朵。这情景恰似秋夜,一半的月亮洁白如银。她的发髻上结着香红的花朵。头饰上的蝉形钿饰隐隐摇动,闪烁着金碧之光。她的眉如春山,眼似秋水,浑然天成,无迹可寻。她的情感深藏不露,只在墙头透露些许真实的消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妆额:古代女子的一种妆容,额头上画有梅花的图案。
- 绿云:指女子的发髻。
- 银蟾: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月亮为银蟾。
- 结儿:指发髻上的装饰。
- 钿蝉:用金玉等制成的蝉形头饰。
- 春山秋水:比喻女子的眉眼,形容其美丽动人。
- 些子:少许,一点儿。
典故解析:
- 银蟾:源自古代神话,月中有蟾蜍,故用银蟾代指月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藻,字彦章,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婉约,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此诗描绘了一位佳人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含蓄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观赏某位佳人时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佳人美丽和含蓄情感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佳人的形象,通过“梅妆额”、“绿云”、“银蟾”等意象,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含蓄的情感。诗中“春山秋水浑无迹”一句,巧妙地将佳人的眉眼比作春山秋水,形容其美丽动人而又难以捉摸。最后“不露墙头,些子真消息”则暗示了佳人情感的深藏不露,只在细微之处透露出真实的消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舟帘隙。”:描绘了场景,小船的帘子缝隙中。
- “佳人半露梅妆额。”:佳人的额头半露,如同梅花妆点,形容其美丽。
- “绿云低映花如刻。”:女子的发髻低垂,映衬着如雕刻般的花朵。
- “恰似秋宵,一半银蟾白。”:这情景恰似秋夜,一半的月亮洁白如银。
- “结儿梢朵香红仂。”:她的发髻上结着香红的花朵。
- “钿蝉隐隐摇金碧。”:头饰上的蝉形钿饰隐隐摇动,闪烁着金碧之光。
- “春山秋水浑无迹。”:她的眉如春山,眼似秋水,浑然天成,无迹可寻。
- “不露墙头,些子真消息。”:她的情感深藏不露,只在墙头透露些许真实的消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妆额”、“绿云”、“银蟾”等,通过比喻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拟人:如“钿蝉隐隐摇金碧”,将头饰拟人化,增加了动感。
- 对仗:如“春山秋水”,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佳人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含蓄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对情感深藏不露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妆额:象征佳人的美丽和妆容的精致。
- 绿云:象征女子的发髻,形容其美丽。
- 银蟾:象征月亮,营造秋夜的氛围。
- 春山秋水:象征佳人的眉眼,形容其美丽动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梅妆额”指的是什么? A. 梅花图案的额头妆容 B. 梅花的形状 C. 梅花的颜色 答案:A
-
“银蟾”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蟾蜍 C. 银器 答案:A
-
诗中“春山秋水”比喻的是什么? A. 山水的景色 B. 佳人的眉眼 C. 季节的变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豪迈的情感。
- 李清照《如梦令》: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情感和美丽。
诗词对比:
- 汪藻的《醉落魄》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情感,但汪藻的诗更注重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含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汪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汪藻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