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苇桃犹在户,椒柏已称觞。
岁美风先应,朝回日渐长。
白话文翻译:
在门外,桃树的嫩芽依旧在,椒柏树已经开酒了。
今年的春天来得很好,清晨的阳光逐渐变得更长。
注释:
- 苇桃:指一种桃树,寓意春天的生机。
- 椒柏:指椒树与柏树,通常用来酿酒,象征美酒。
- 岁美:指今年的气候很好。
- 风先应:春风先到,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 朝回日渐长:早晨的阳光逐渐变长,日子变得越来越长。
典故解析:
“椒柏”在古代常用作酿酒的材料,象征着宴请与欢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桃树常被用来表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皆有极高的成就,风格豪放,富有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意蕴,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开头以“苇桃犹在户”引出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桃花的生机。接着“椒柏已称觞”则暗示着欢庆的气氛,似乎是在为春天的来临而准备宴请,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热情。接下来的两句“岁美风先应,朝回日渐长”则通过气候变化和日照时间的延长,直白地传达出春天的美好。整首诗蕴含着对春天的赞美,折射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苇桃犹在户:描写春天的气息,表现出自然界的复苏。
- 椒柏已称觞:暗示着宴请与欢庆,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
- 岁美风先应:表明对春天的期待与赞美。
- 朝回日渐长:表现出春天的延续,传达出希望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椒柏”象征宴请的欢庆。
- 对仗:首句与第二句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苇桃: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椒柏:象征着欢庆与团聚的气氛。
- 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朝: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苇桃”象征什么?
- A. 夏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椒柏已称觞”中的“称觞”指的是什么?
- A. 祭祀
- B. 宴请
- C. 劳动
- D. 旅行
-
诗中“岁美风先应”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失望
- B. 对春天的期待
- C. 对冬天的怀念
- D. 对秋天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春天描写与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对自然的感悟,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上都有相通之处,但苏轼更侧重于对春天的生机与欢庆,李白则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