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

时间: 2025-01-01 18:05:20

眼前扰扰黑蚍蜉,口角霏霏白唾珠。

要识吾师无碍处,试将烧却看嗔无。

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

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前扰扰黑蚍蜉,
口角霏霏白唾珠。
要识吾师无碍处,
试将烧却看嗔无。
眼睛心地两虚圆,
胁不沾床二十年。
谁信吾师非不睡,
睡蛇已死得安眠。

白话文翻译:

在我眼前,黑色的蚂蚁纷乱爬动,
嘴角吐出的白色唾沫如同珍珠般细腻。
若想要了解我的老师在无碍的境地,
不妨试着把这种烦恼烧掉,看他是否会生气。
眼睛和心灵都是空灵而圆满,
二十年来身躯不曾碰触床榻。
谁会相信我的老师其实并没有入睡,
他像已死的蛇一样安然无恙。

注释:

  • 蚍蜉:指小的昆虫,这里用来比喻琐事或微小的烦恼。
  • 霏霏:形容细小而密集的样子。
  • 无碍:无障碍、无阻碍,这里形容一种超然的境界。
  • 烧却:烧掉,指的是去掉烦恼。
  • :指腋下,这里用来形容身体的状态。
  • 安眠:安静地入睡,指一种内心的平静。

典故解析:

“睡蛇已死得安眠”中的“睡蛇”可以理解为一种比喻,指那些在表面上看似沉睡,实际上却在深思熟虑的人。此句暗示了深层次的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及画家。他的诗词作品涵盖了多种题材,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彼时他已受到许多政治风波的影响,心境趋于平和。作品反映出他对人生的领悟与超然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看似轻松的笔调探讨了人生的烦恼与内心的安宁。开篇以“黑蚍蜉”来象征那些细微而琐碎的烦恼,仿佛在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往往会扰乱我们的内心平静。接着,诗人通过“白唾珠”这个形象,描绘出一种清新而细腻的状态,似乎在劝诫我们要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琐事。

“要识吾师无碍处”是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表明诗人对其老师的崇敬与对其境界的向往。通过“试将烧却看嗔无”,诗人提倡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当我们能放下那些烦恼时,便能看见更深层次的智慧与宁静。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从容与淡泊,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思。它不仅是对个人心灵状态的描绘,也是对世事纷扰的反思,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哲人诗人的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眼前扰扰黑蚍蜉:形象描绘出生活中的琐事纷扰。
  2. 口角霏霏白唾珠:用细腻的比喻展现一种清新、细腻的状态。
  3. 要识吾师无碍处:表达对老师境界的钦佩和探索。
  4. 试将烧却看嗔无:倡导放下烦恼,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
  5. 眼睛心地两虚圆:表明内心的空灵与圆满。
  6. 胁不沾床二十年:强调持久的修行与超然的生活状态。
  7. 谁信吾师非不睡:质疑常人对师者的误解。
  8. 睡蛇已死得安眠:用比喻表达一种深刻的宁静与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烦恼比作黑蚂蚁,传达出生活的琐碎与烦扰。
  • 拟人:通过“谁信吾师非不睡”展现人们对超然境界的误解。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超越生活的琐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黑蚍蜉:象征生活中的烦恼与琐事。
  • 白唾珠:象征清新细腻的心境。
  • 无碍处:象征一种超然的境界。
  • 睡蛇:象征表面上的沉寂与内心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黑蚍蜉”象征什么意思?

    • A. 生活的琐事
    • B. 自然的美
    • C. 内心的平静
  2. “眼睛心地两虚圆”中的“虚”指的是什么?

    • A. 空灵
    • B. 感情
    • C. 现实
  3. 诗中提到的“吾师”指的是谁?

    • A. 苏轼的朋友
    • B. 苏轼的老师
    • C. 苏轼的父亲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作。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心灵的宁静。

诗词对比:

苏轼与王维的诗作均展现了超然的心境,但苏轼更侧重于对烦恼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苏轼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