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孤雁》

时间: 2025-01-04 12:30:28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

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

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冷离鸿惊失伴,
有人同病相怜。
拟凭尺素寄愁边,
愁多书屡易,
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
也知消减年年。
无端嘹唳一声传,
西风吹只影,
刚是早秋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孤雁在冷霜中失去伴侣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离愁的深切感受。诗人提到有些人因同样的遭遇而相互怜惜,想要写信倾诉自己的愁苦,但愁苦太多,写信的次数也多,眼泪常常在灯下落下。不要对着明亮的月光回忆往事,明白每年都会有所减退。突然间,一声雁鸣传来,西风把孤影吹散,正是早秋的时节。

注释

  • 霜冷:指秋天的寒霜,表示天气的冷清。
  • 离鸿:孤雁,指失去伴侣的孤独感。
  • 尺素:指纸张,古代用来书信,象征传递情感。
  • 愁多书屡易:愁苦太多,写信的次数也多。
  • 双泪:指眼泪,表达悲伤情绪。
  • 莫对月明思往事:劝诫自己不要在明月下回忆往事。
  • 无端嘹唳:无缘无故的叫声,形容孤雁的鸣叫。
  • 西风:象征秋天的凉风,带来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秋水,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才子。其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受到后世广泛赞誉。纳兰性德生于满洲贵族家庭,经历了家国的变迁,内心常有忧愁与感慨。

创作背景

《临江仙·孤雁》写于他经历离别与孤独时,正是他情感深邃的体现。此时的清朝正值康熙年间,国家逐渐稳定,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却难以消除。

诗歌鉴赏

《临江仙·孤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它通过孤雁这一意象,表达了离别、孤独与相思之情。诗人在开头用“霜冷离鸿”引入,给人以寒冷和孤寂的感觉,立刻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有人同病相怜”,让人感受到即使在孤独中仍能找到共鸣,这种同情和理解使得孤独感稍有减缓。

在进一步的表达中,诗人用“拟凭尺素寄愁边”来展示对书信的渴望,想要倾诉自己的忧愁,但又感到“愁多书屡易”,每一封信都难以表达心中满满的愁苦。这种对感情的无力诉说,恰恰反映了人们在无法沟通时的无奈。

最后,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在明亮的月光下回忆往事,因为时间会消减过去的种种。而“无端嘹唳一声传”则将孤雁的鸣叫与西风的吹动结合,暗示了秋天的来临,也象征着失去伴侣的孤独感。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不舍,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冷离鸿惊失伴:寒霜降临,孤雁因寒冷而惊慌失去伴侣,既写景又抒情。
  2. 有人同病相怜:表达了人们因相似的遭遇而产生的同情与共鸣。
  3. 拟凭尺素寄愁边:想借书信来抒发内心的愁苦,表现出对沟通的渴望。
  4. 愁多书屡易:愁苦的事情太多,写信的次数也增多,暗示着忧愁无法倾诉。
  5. 双泪落灯前:在灯下流下眼泪,体现出孤独与悲伤的情绪。
  6. 莫对月明思往事:劝自己不要在月光下回忆往事,表明对过去的无奈。
  7. 也知消减年年:意识到时间会消减一切,表达出无奈与接受。
  8. 无端嘹唳一声传:忽然听到孤雁的鸣叫,带来一丝孤寂的感受。
  9. 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西风将孤影吹散,暗示孤独,正值早秋,环境与心情相互呼应。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离鸿”比喻孤独,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如“西风吹只影”。
  • 对仗:如“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独与离愁展开,展现了人在面对失去时的无奈与孤寂,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雁:象征离别与孤独。
  • :代表冷清与凄凉的环境。
  • 月明:象征思念与回忆。
  • 西风:暗示秋天的来临与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思乡
    B. 离愁与孤独
    C. 自然景观
    D. 抒发豪情

  2. “愁多书屡易”中的“屡易”意思是: A. 常常改变
    B. 重复多次
    C. 随意写作
    D. 容易表达

  3.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纳兰性德
    C. 杜甫
    D. 苏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李清照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比较纳兰性德的《临江仙·孤雁》与李清照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渴望,但纳兰的词更为沉重与孤寂,而李清照则更突出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往昔的怀念。

参考资料

  • 书目推荐:
    • 《清代词人研究》
    • 《纳兰性德诗词集》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