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咏梅》

时间: 2025-01-04 08:06:40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儿媚·咏梅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莫把琼花比澹妆,
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
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
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
冷烟和月,
疏影横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中,诗人劝告人们不要把梅花与那轻淡的妆容相比,谁能像梅花那样清丽动人,犹如白色的霓裳。梅花有着独特的清幽气质,自然地标志着高洁,不必靠近东墙(即庸俗之地)。梅花的冰肌玉骨乃是天赋的,连同那凄凉的情感。可怜的是在这漫长的夜晚,冷冷的烟雾与明月交融,梅花的疏影映在窗前。

注释:

  • 琼花:指美丽的花朵,常比喻美丽的女子。
  • 澹妆:淡雅的妆容。
  • 白霓裳:白色的霓裳,形容梅花的洁白。
  • 东墙:指庸俗的环境或地方。
  • 冰肌玉骨:形容梅花的清丽和高洁。
  • 疏影:指梅花的影子,形象清晰、疏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满族,清代著名词人之一。他生活在清初,身世显赫,才情卓越,尤其擅长词作。性德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真挚,常表达对生命、爱情的深切思考。

创作背景:

《眼儿媚·咏梅》创作于纳兰性德对梅花的喜爱与感悟中,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正是他内心情感的映射。在清代社会,梅花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文人雅士所追求的精神象征。

诗歌鉴赏:

纳兰性德的《眼儿媚·咏梅》以梅花为主题,体现了他对生命与自然深刻的观察与思考。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孤高、清冷的美感,与周遭的庸俗形成鲜明对比。开篇的“莫把琼花比澹妆”,直接扼制了对比的方向,强调梅花的独特性。

接下来的“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进一步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和清雅,说明梅花的美在于其独特的气质,而非仿效别的花卉。诗人对于梅花的描绘,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浸透了情感上的共鸣,表现了他对孤独和高洁的向往。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则展现了梅花的清冷与凄凉,似乎在揭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中达到高潮,夜晚的冷烟和明月交汇,梅花的影子透过窗户,给人一种清冷而又孤独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梅花心中的无奈与寂寞。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韵味,结合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把琼花比澹妆:劝诫不要把梅花与其他美丽的花朵相比。
  2. 谁似白霓裳:梅花的美丽无人可比,犹如白色的霓裳。
  3.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梅花有其独特的清幽气质,显得高雅。
  4. 莫近东墙:不必接近那些庸俗的地方。
  5. 冰肌玉骨天分付:梅花的美丽与清丽是天生的。
  6. 兼付与凄凉:同时也带有一种凄凉的气质。
  7. 可怜遥夜:在漫长的夜晚中,令人怜惜。
  8. 冷烟和月:冷冷的烟雾与明月交融。
  9. 疏影横窗:梅花的影子映射在窗前,显得孤独而清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高洁的象征,突出其独特性。
  • 拟人:赋予梅花情感,表现其凄凉与孤独。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工整,形成对称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梅花展开,通过描绘梅花的孤高与清冷,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感,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深邃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孤独的品格。
  • 冷烟:代表凄凉与孤独的环境。
  • 明月:象征清冷与高远的情感。
  • :象征内心的隔阂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琼花”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
    • B. 玫瑰
    • C. 牡丹
  2. “冰肌玉骨”主要形容什么?

    • A. 梅花的外貌
    • B. 梅花的气质
    • C. 梅花的香气
  3. 诗人希望梅花与什么保持距离?

    • A. 其他花朵
    • B. 庸俗的环境
    • C. 人群

答案:

  1. A. 梅花
  2. A. 梅花的外貌
  3. B. 庸俗的环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在情感表达上均有深厚的内涵,李清照的词多表现对爱情的思念,而纳兰性德则更倾向于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纳兰性德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