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金泉登聚鹤楼》
时间: 2025-01-17 09:41: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至金泉登聚鹤楼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我住华亭惯识伊,
九皋仙去逐云飞。
北山久为悲空帐,
赤壁还曾梦羽衣。
姑和黄楼崔颢赋,
为邀华表令威归。
腰缠却笑扬州客,
应对金泉愧子微。
白话文翻译:
我常住华亭,习惯了与她交往,
九皋的仙人早已飞去,追逐着云彩。
北山之上,我常常为空荡的帐篷而感到悲伤,
赤壁之下,我曾梦见那身轻飘的羽衣。
姑和黄楼是崔颢所作,
我想请华表的神灵让我的威名归来。
我身上虽有些钱财,却只是笑对扬州的客人,
面对金泉,我感到愧疚,自己实在微不足道。
注释:
- 华亭:地名,指今浙江省的华亭,常被文人所吟咏。
- 九皋: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境。
- 北山:象征悲伤的地方,常用以表达作者的孤寂。
- 赤壁:指赤壁之战的历史遗址,历史典故丰富。
- 姑和黄楼:指的是崔颢的名作《黄鹤楼》,表现了对友人和美景的向往。
- 华表:古代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荣耀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廷璧,号东洲,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擅长写古诗,常以自然山水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李曾伯游览金泉时,表达了他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结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视角。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开篇即以“我住华亭惯识伊”引入,显示出诗人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厚联系。接着提到“九皋仙去逐云飞”,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与追忆。诗中“北山久为悲空帐”更是将孤独与思考结合,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
而“赤壁还曾梦羽衣”则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增添了一种怀古的情怀,令人思绪飞扬。后面几句则显露出诗人对个人成就的自嘲,尤其是“腰缠却笑扬州客”,在表面轻松的笑声中,却隐含着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与反省。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诗人与华亭的熟悉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第二联通过仙人的离去,表明了时间的无情与逝去的美好。
- 第三联展示了诗人对北山的悲伤,表明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依恋。
- 第四联提到赤壁,勾起历史的回忆,诗人曾在梦中追寻理想中的自由。
- 第五联通过典故,体现出诗人对友人和文人文化的向往。
- 第六联则希望能够重拾昔日的荣光,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 最后两句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本诗中运用了比喻(如“九皋仙去”)、对仗(如“腰缠却笑”、“应对金泉愧”)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忧愁与雅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亭: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人文的交融。
- 北山:代表孤独与思索的空间。
- 赤壁:历史的象征,表达追忆和怀古之情。
- 羽衣:象征自由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曾伯的《至金泉登聚鹤楼》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伤感与怀念
B. 欢愉与满足
C. 忧愁与失落 -
“腰缠却笑扬州客”中“笑”字的意思是?
A. 嘲笑
B. 喜悦
C. 自嘲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崔颢的《黄鹤楼》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对比李曾伯的《至金泉登聚鹤楼》和崔颢的《黄鹤楼》,两者都表现了对过往的思念与对自然的依恋,但李曾伯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思考,而崔颢则侧重于对美景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