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工部陜西随军转运》
时间: 2025-01-06 09:58: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郑工部陜西随军转运 杨亿 〔宋代〕
西鄙欃枪未扫除,营中慷慨请行初。 三军粒食资心计,一月星邮待捷书。 宣室喜闻延贾谊,茂陵久叹滞相如。 谤言盈箧亲曾见,反间千金计岂疏。 遗爱道傍喧竹马,先声塞外慑穹庐。 冯唐莫叹淹郎署,博望还忻拥使车。 陇右行收万里地,关中坐致九年储。 牙筹羽檄皆吾事,才刃飘飘两有馀。
白话文翻译:
西边的战乱还未平息,军营中慷慨激昂地请求出征。 三军的粮食供应依赖于精心的计划,一个月的星邮等待着胜利的消息。 宣室中喜闻贾谊被召见,茂陵中长久叹息相如的滞留。 诽谤的言论满箱亲自见过,反间的千金计策岂会疏忽。 遗爱在路旁喧闹的竹马,先声在塞外震慑敌人的穹庐。 冯唐不要叹息在郎署的淹留,博望还欣喜地拥护使车。 陇右行军收复万里之地,关中坐享九年的储备。 牙筹和羽檄都是我的事务,才华和能力都绰绰有余。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鄙:西边的边疆。
- 欃枪:比喻战乱。
- 慷慨请行:激昂地请求出征。
- 粒食:指粮食。
- 星邮:指传递消息的快速方式。
- 宣室:古代宫室名,这里指朝廷。
- 贾谊:西汉文学家,曾被召见于宣室。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这里指朝廷。
-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曾被滞留。
- 谤言:诽谤的言论。
- 盈箧:满箱。
- 反间:用计离间敌人。
- 遗爱:留下的爱民之政。
- 竹马:儿童游戏,这里指民间。
- 先声:先声夺人,指威慑。
- 穹庐:游牧民族的帐篷。
- 冯唐:西汉官员,曾被淹留。
- 博望:地名,这里指官员。
- 陇右:地名,指甘肃一带。
- 关中:地名,指陕西一带。
- 牙筹:古代计算工具。
- 羽檄:紧急军书。
典故解析:
- 贾谊被召见于宣室:贾谊是西汉文学家,曾被汉文帝召见于宣室,讨论国事。
- 司马相如滞留:司马相如是西汉文学家,曾因病滞留在家,未能及时上朝。
- 冯唐淹留郎署:冯唐是西汉官员,曾因年老被淹留在郎署,未能得到重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婉约细腻著称,尤以七言律诗见长。此诗是他在陕西随军转运时所作,反映了当时边疆战乱和军中事务的繁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边疆战乱不断,杨亿随军转运,负责军粮供应等事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对军中事务的负责态度,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乱的景象和军中事务的繁忙,展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军中事务的负责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如“欃枪未扫除”、“三军粒食资心计”等,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军粮供应的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如“才刃飘飘两有馀”,显示了作者在军中事务中的游刃有余。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北宋时期文人的忧国情怀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鄙欃枪未扫除,营中慷慨请行初。
- 意象:西边的战乱还未平息,军营中激昂地请求出征。
- 用词:“欃枪”比喻战乱,“慷慨”形容军人的激昂情绪。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军人的敬佩。
-
三军粒食资心计,一月星邮待捷书。
- 意象:三军的粮食供应依赖于精心的计划,一个月的星邮等待着胜利的消息。
- 用词:“粒食”指粮食,“星邮”指快速传递消息。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军粮供应的重视和对胜利的期待。
-
宣室喜闻延贾谊,茂陵久叹滞相如。
- 意象:宣室中喜闻贾谊被召见,茂陵中长久叹息相如的滞留。
- 用词:“宣室”指朝廷,“贾谊”、“相如”均为历史人物。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期待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
谤言盈箧亲曾见,反间千金计岂疏。
- 意象:诽谤的言论满箱亲自见过,反间的千金计策岂会疏忽。
- 用词:“谤言”指诽谤的言论,“盈箧”形容满箱。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诽谤的无奈和对计策的自信。
-
遗爱道傍喧竹马,先声塞外慑穹庐。
- 意象:遗爱在路旁喧闹的竹马,先声在塞外震慑敌人的穹庐。
- 用词:“遗爱”指留下的爱民之政,“竹马”指民间。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的关怀和对敌人的威慑。
-
冯唐莫叹淹郎署,博望还忻拥使车。
- 意象:冯唐不要叹息在郎署的淹留,博望还欣喜地拥护使车。
- 用词:“冯唐”、“博望”均为历史人物。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劝慰和对使车的期待。
-
陇右行收万里地,关中坐致九年储。
- 意象:陇右行军收复万里之地,关中坐享九年的储备。
- 用词:“陇右”、“关中”均为地名。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边疆收复的期待和对储备的重视。
-
牙筹羽檄皆吾事,才刃飘飘两有馀。
- 意象:牙筹和羽檄都是我的事务,才华和能力都绰绰有余。
- 用词:“牙筹”指计算工具,“羽檄”指紧急军书。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事务的负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欃枪”比喻战乱,“竹马”比喻民间。
- 对仗:如“三军粒食资心计,一月星邮待捷书”中的“三军”对“一月”,“粒食”对“星邮”。
- 典故:如“宣室喜闻延贾谊”、“茂陵久叹滞相如”中运用了历史典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乱和军中事务的繁忙,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军中事务的负责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对军粮供应的重视,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北宋时期文人的忧国情怀和责任感。
意象分析:
- 欃枪:比喻战乱,表达了作者对边疆战乱的忧虑。
- 三军粒食:指军队的粮食供应,表达了作者对军粮供应的重视。
- 星邮:指快速传递消息,表达了作者对胜利消息的期待。
- 宣室、茂陵:指朝廷,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期待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 谤言盈箧:指诽谤的言论,表达了作者对诽谤的无奈。
- 遗爱竹马:指留下的爱民之政,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的关怀。
- 先声穹庐:指威慑敌人,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威慑。
- 冯唐、博望:指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劝慰和对使车的期待。
- 陇右、关中:指地名,表达了作者对边疆收复的期待和对储备的重视。
- 牙筹、羽檄:指军中事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事务的负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鄙欃枪未扫除”中的“欃枪”比喻什么? A. 战乱 B. 武器 C. 军队 D. 边疆
-
诗中“三军粒食资心计”中的“粒食”指什么? A. 粮食 B. 士兵 C. 计划 D. 供应
-
诗中“宣室喜闻延贾谊”中的“贾谊”是谁? A. 西汉文学家 B. 西汉官员 C. 西汉皇帝 D. 西汉将军
-
诗中“茂陵久叹滞相如”中的“相如”是谁? A. 司马相如 B. 司马迁 C. 司马懿 D. 司马光
-
诗中“谤言盈箧亲曾见”中的“谤言”指什么? A. 诽谤的言论 B. 赞美的言论 C. 官方的言论 D. 民间的言论
答案: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描绘边疆战乱的景象,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渴望。
- 杜甫《兵车行》: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杨亿《郑工部陜西随军转运》:两首诗都描绘了边疆战乱的景象,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渴望,而杨亿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军中事务的负责态度和对才华的自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杨亿的生平和创作。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宋代诗词的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杨亿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