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乐章三十首 其十六 皇帝行奏隆安之曲》

时间: 2025-01-14 20:56:20

礼备乐成,乾健天行。

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礼备乐成,乾健天行。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白话文翻译:

礼仪完备,音乐成就,象征着天道的刚健运行。皇帝的容貌庄严,身上的佩玉发出清脆的响声。

注释:

  • 礼备乐成:指礼仪和音乐都已完备,象征着国家的和谐与秩序。
  • 乾健天行:乾,指天,象征刚健;天行,指天道的运行,比喻皇帝的统治如天道般恒常不变。
  • 帝容有穆:帝容,皇帝的容貌;有穆,庄严、肃穆。
  • 佩玉锵鸣:佩玉,古代贵族佩戴的玉饰;锵鸣,玉石碰撞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尊贵和秩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他的诗文以典雅著称,尤其擅长写宫廷乐章和应制诗。这首诗是他在宫廷中为皇帝行礼时所作的乐章,体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庄重与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宫廷礼仪中为皇帝行礼时所奏的乐章,旨在通过诗歌表达对皇帝的尊敬和对国家秩序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庄重的语言,描绘了宫廷礼仪的完备和皇帝的庄严形象。首句“礼备乐成”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礼仪和音乐的完美结合,象征着国家的和谐与秩序。次句“乾健天行”运用比喻手法,将皇帝的统治比作天道的运行,强调其恒常不变的特性。后两句“帝容有穆,佩玉锵鸣”则具体描绘了皇帝的庄严容貌和佩玉的清脆响声,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庄重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典雅与庄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礼备乐成”:直接点明主题,强调礼仪和音乐的完备,象征国家的和谐与秩序。
  • “乾健天行”:运用比喻,将皇帝的统治比作天道的运行,强调其恒常不变的特性。
  • “帝容有穆”:描绘皇帝的庄严容貌,表达对其的尊敬。
  • “佩玉锵鸣”:通过佩玉的声音,象征尊贵和秩序,强化诗歌的庄重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乾健天行”将皇帝的统治比作天道的运行,形象生动。
  • 拟人:“帝容有穆”赋予皇帝容貌以庄严的特质,增强形象感。
  • 对仗:“礼备乐成”与“乾健天行”,“帝容有穆”与“佩玉锵鸣”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皇帝的尊敬和对国家秩序的赞美。通过描绘宫廷礼仪的完备和皇帝的庄严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谐与秩序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礼备乐成”、“乾健天行”、“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分别象征着国家的和谐与秩序、皇帝统治的恒常不变、皇帝的庄严容貌和尊贵秩序。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意象体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庄重与典雅,以及对国家秩序和尊贵地位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杨亿 B. 苏轼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2. “乾健天行”中的“乾”指的是什么? A. 地 B. 天 C. 人 D. 神
  3. “佩玉锵鸣”中的“锵鸣”指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水声 C. 玉石碰撞声 D. 钟声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他篇章,了解杨亿的宫廷乐章风格。
  • 苏轼的《赤壁赋》,体会宋代文学的另一种风格。

诗词对比:

  • 杨亿的《太常乐章三十首》与苏轼的《赤壁赋》对比,前者庄重典雅,后者豪放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了解宋代诗歌的整体风貌。
  • 《杨亿诗集》,详细阅读杨亿的其他作品,深入理解其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