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兹山展武地,海上得朝宗。
梵刹驯归鸟,深潭隐毒龙。
朱霞连越峤,翠盖偃秦松。
南望诸峰在,参差雾几重。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巍峨壮丽,像是武装的地方,海面上恰似朝廷的宗庙。
寺庙里驯服的鸟儿归来,深潭中隐匿着毒龙。
红霞连接着越岭,青翠的树冠像是偃卧的秦松。
南望远方的诸峰,层层雾气交错重叠。
注释
- 兹山:这座山。
- 展武地:形容山势雄伟,像是武装的地方。
- 朝宗:朝廷的宗庙,这里比喻海上朝阳的光辉。
- 梵刹:佛教寺庙。
- 驯归鸟:驯服的鸟儿归巢。
- 深潭:指深邃的水潭。
- 毒龙:比喻深潭中的危险事物。
- 朱霞:指红色的霞光。
- 越峤:指越山或高峰。
- 翠盖:指青翠的树冠。
- 偃秦松:比喻松树姿态,如同卧倒的样子。
- 南望:向南方眺望。
- 参差:形容高低不平。
- 雾几重:雾气层层叠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嘉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其诗作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风格清新,富有哲理。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游览某座高山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体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清代,文人雅士常常通过登高望远,抒发胸中壮志,诗中不仅有壮丽的山水景色,也隐含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登鹰窠顶望海中夏盖诸山》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展现了山水的壮丽及其带来的思考。首句“兹山展武地,海上得朝宗”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将高山与大海结合,形成一幅宏伟的自然画卷。诗人将山比作武装的地方,象征着力量与守护,而海则象征着朝廷的庄严,二者交织在一起,暗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接下来的诗句“梵刹驯归鸟,深潭隐毒龙”中,梵刹的宁静与深潭的危险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自然界中和谐与对立的共存状态。诗人在此刻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物,更引发了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仿佛在提醒读者:在美丽的表象之下,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
“朱霞连越峤,翠盖偃秦松”描绘了霞光与高峰、树木的和谐美景。诗人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姿多彩。最后一句“南望诸峰在,参差雾几重”则将视线拉回到远方,给人以无限遐想。雾气的层次感和参差的山峰,象征着人生的复杂与多变,给予读者一种思索的空间。
整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兹山展武地:描绘了山的雄伟,展现出一种气势。
- 海上得朝宗:将海比作朝廷,寓意深远。
- 梵刹驯归鸟:暗示宁静的环境中,有生命的归属感。
- 深潭隐毒龙:深潭中潜藏着危险,警示人们要小心。
- 朱霞连越峤:通过色彩描绘山的美丽,展现自然的壮丽。
- 翠盖偃秦松:用生动的比喻,表现松树的生机。
- 南望诸峰在:南方的山峰层出不穷,形成视觉上的连绵。
- 参差雾几重:层层雾气增强了诗的意境,给人以神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兹山展武地”,将山比作武装的地方,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朱霞连越峤,翠盖偃秦松”,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 拟人:如“梵刹驯归鸟”,让自然界的事物具有了人的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力量与坚韧。
- 海:象征广阔与深邃。
- 鸟:象征自由与归属。
- 龙:象征神秘与危险。
- 霞光:象征美丽与希望。
- 雾:象征神秘与未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兹山展武地”中“武”字的意思是?
- A. 武装
- B. 文雅
- C. 安静
- D. 高大
-
“朱霞连越峤”描绘的是?
- A. 雨天
- B. 太阳落山
- C. 山的美丽
- D. 风的呼啸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 A. 对人性的探讨
- B. 对自然的热爱和哲理思考
- C. 对历史的反思
-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望岳》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是描绘自然,但更加强调人生的艰辛与思索。
- 《望岳》:同样以山为主题,但侧重于对伟大景色的崇敬和感叹。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