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莺》

时间: 2024-10-05 18:53:54

空庭过雨晓烟新,恰恰莺啼杨柳春。

好语如簧须自惜,世间识曲已无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空庭过雨晓烟新,
恰恰莺啼杨柳春。
好语如簧须自惜,
世间识曲已无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雨后清晨的庭院,笼罩着新生的烟雾,正是春天的时节,黄莺在杨柳间欢快地啼叫。美好的言辞如同动人的琴声般珍贵,然而世间能够欣赏这种曲调的人却已经寥寥无几。

注释:

  • 空庭:指的是空旷的庭院。
  • 过雨:经过一场雨。
  • 晓烟新:清晨的烟雾显得新鲜。
  • 恰恰:正好,恰好。
  • 莺啼:黄莺的鸣叫。
  • 杨柳春:春天里的杨柳。
  • 好语如簧:美好的言辞像琴弦一样。
  • 须自惜:应该珍惜。
  • 世间识曲:世上能懂得曲调的人。
  • 已无人:已经没有人了。

典故解析:

“莺啼”常用于描写春天的景象,流行于古典诗词中。黄莺在春天啼叫,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荪意,清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展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在清代,诗人们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孙荪意在此诗中融合了自然与人情,反映出对美好言辞的珍惜与对人情淡漠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场景。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雨后的庭院与清晨的烟雾,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黄莺的啼叫把春天的气息渗透进来,增添了生命的活力。后两句转入对美好言语的珍惜,诗人感叹在这个社会中,能够理解和珍惜优美言辞的人已寥寥无几,这种孤独感令人感伤。整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呈现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空庭过雨晓烟新”描绘了雨后的清晨,庭院空旷,烟雾弥漫,显示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第二句:“恰恰莺啼杨柳春”通过描写黄莺的啼叫,增强了春天的生动气息,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画面。
  • 第三句:“好语如簧须自惜”将美好的言语比作琴弦,强调其珍贵,呼吁人们要珍惜这样的表达。
  • 第四句:“世间识曲已无人”则展现了一种失落感,表明在这个物质化的社会中,懂得欣赏美好事物的人越来越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好语”比作“如簧”,生动形象地突出语言的优美。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对称,使得全诗更具韵律感。
  • 拟人:黄莺的啼叫被赋予了春天的象征意义,使得自然与情感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人情冷漠的感慨。春天的生机与黄莺的鸣叫象征着希望,而对美好言辞的珍惜则反映出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空庭: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 晓烟:代表着清新与新生。
  • 莺啼: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好语:代表着美好的人际交流与情感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空庭”指的是:

    • A. 繁华的市街
    • B. 安静的庭院
    • C. 热闹的公园
    • D. 嘈杂的市场
  2. 诗中提到的“莺啼”象征: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炎热
    • D. 秋天的萧瑟
  3. 诗中所说的“好语如簧”意味着:

    • A. 美好的言辞应该被珍惜
    • B. 言辞如同琴弦一样无用
    • C. 言辞应该随意对待
    • D. 语言是毫无意义的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场景。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与孙荪意的《听莺》,两首诗都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但前者更强调自然的和谐美,而后者则融入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