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亭》

时间: 2025-01-04 11:10:28

孤亭接翠微,徙倚澹忘归。

触石水如怒,破空山欲飞。

僧閒钟梵寂,日薄树阴肥。

不觉轻云过,清寒入祫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亭接翠微,徙倚澹忘归。
触石水如怒,破空山欲飞。
僧閒钟梵寂,日薄树阴肥。
不觉轻云过,清寒入祫衣。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亭子依偎在青翠的山微之中,我倚靠在亭子上,心中淡然,忘却了归家的念头。水流冲击着岩石,发出如怒潮般的声响,似乎要冲破天空,飞向高山。僧人悠闲地敲响钟声,梵音回荡在宁静中,夕阳渐渐沉下,树影变得愈加浓密。无意间,轻云飘过,清冷的寒意透入衣襟。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微:青翠的山峦。
  • 徙倚:徘徊倚靠。
  • :淡泊、宁静。
  • 触石水如怒:水流撞击岩石,声势如怒涛。
  • 破空:冲破天空。
  • 梵寂:佛教的宁静、清净。
  • 日薄:夕阳西下,光线渐弱。
  • 祫衣:古代的一种衣物,这里指衣物的寒冷感。

典故解析:

  • 钟梵:指寺庙的钟声,通常与僧侣的修行有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清寒入祫衣:表达自然空灵之美,清寒的感觉让人思绪涌动,寓意着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荪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冷泉亭》创作于诗人游历自然时,反映了他在宁静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清幽与淡泊,意在表达一种对世俗的超然与归隐之志。

诗歌鉴赏:

《冷泉亭》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孤亭、清泉、僧钟和夕阳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境界。诗的开头以“孤亭接翠微”引入,展现出诗人置身于青翠山水之间,心灵得以宁静与放松。接着,诗人以“触石水如怒”形容水流的壮丽,生动描绘了自然的力量与动感,形成一种对比。此时的宁静与激烈、内心的淡然与外界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彰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一种更加深邃的感受。“僧闲钟梵寂”描绘出一种修行者的超然与宁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夕阳如血,树阴愈深,使得整个场景更显得静谧而悠远。最后一句“不觉轻云过,清寒入祫衣”则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升华,清寒的感觉仿佛让人触摸到了自然的灵魂,诗人似乎在这份清冷中找到了内心的归属。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亭接翠微:描绘了亭子与青翠山峦相接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
  2. 徙倚澹忘归:诗人倚靠在亭子上,心中清淡,自然忘却了回归的念头,传达了一种随性与自在。
  3. 触石水如怒:水流撞击岩石的声音如怒涛般震撼,表现出自然的力量和生动。
  4. 破空山欲飞:水流的奔涌仿佛要冲破天空,表现出一种向上的力量与渴望。
  5. 僧闲钟梵寂:僧侣敲钟的声响带来宁静的感觉,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
  6. 日薄树阴肥:夕阳西下,树影愈加浓密,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7. 不觉轻云过:不知不觉中,轻云飘过,带来一种悠然的感觉。
  8. 清寒入祫衣:清凉的感觉侵入衣襟,象征着与自然的深度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怒潮,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气势。
  • 拟人:水流“如怒”,赋予水流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自然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的手法,使得句式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亭:象征着孤独与宁静。
  • 翠微:象征着自然的美与灵动。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僧钟: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修行。
  • 轻云:象征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清寒:象征着生命的深邃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亭接翠微”中的“翠微”指的是什么?

    • A. 夕阳
    • B. 青翠的山峦
    • C. 清澈的水流
  2. “触石水如怒”中的“如怒”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水流的声音
    • B. 山的高大
    • C. 亭子的孤独
  3. 诗中提到的“僧闲钟梵寂”表达了怎样的情境?

    • A. 喧嚣的环境
    • B. 宁静的氛围
    • C. 繁忙的生活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心灵的孤独与沉思;而孙荪意的《冷泉亭》则在宁静中融入了对自然的感悟与生命的思考,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