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张尔戌捕卿招同李书云余铨卢王北山三给谏摩诃庵看杏花 其二》
时间: 2024-12-29 17:55: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旷春逾媚,林烟绿一围。
远公容设酒,曾点未成衣。
坐树莺声老,蒸田水气肥。
闲云如有意,故故傍人飞。
白话文翻译:
在广阔的野外,春天的美丽愈加浓郁,四周的树林如烟雾般笼罩着一片绿色。远处的高僧准备了酒席,却未曾完成自己的衣裳。坐在树下,黄莺的歌声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蒸腾的田间水气使得土地更加肥沃。闲云若有意,时而飞近身边,仿佛在陪伴着我。
注释:
逐句解释:
- 野旷春逾媚:指广袤的野外,春天的景色愈加迷人。
- 林烟绿一围:树林如烟一般环绕着,色彩鲜绿。
- 远公容设酒:远方的高僧准备了酒席。
- 曾点未成衣:曾经的点缀未能成就衣裳,暗含未能圆满。
- 坐树莺声老:坐在树下,听到黄莺的歌声,似乎在诉说着岁月。
- 蒸田水气肥:田间蒸腾的水气使得土地更加肥沃。
- 闲云如有意:闲散的云朵仿佛有意图。
- 故故傍人飞:时而飞近,似乎在陪伴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正值杏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可能与友人相聚,感受春天的美好,并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此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开篇"野旷春逾媚",以广袤的野外与浓艳的春意为引子,给人以宽广而明媚的视觉感受。接着"林烟绿一围",通过烟雾般的树林,营造出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似乎让人置身于一幅春景画卷中。
"远公容设酒"的描写引入了人物,远方的高僧准备酒席,似乎暗示着一种待客之道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接下来的"曾点未成衣"则可以解读为人生未必完美,正如高僧的衣袍尚未成形,寓意着人生的不断追求。
诗中"坐树莺声老"一句,黄莺的歌声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也传达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的"闲云如有意"则以云朵的随意飞翔,表现出一种淡然自在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诉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春日氛围,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开篇描绘春天的美丽,气候温暖,野外景色引人入胜。
- 第二句:树林环绕,生机盎然,展现自然的繁荣。
- 第三句:引入人物,增强了诗的生活气息。
- 第四句:暗示人生的追求,有未完成的遗憾。
- 第五句:黄莺的歌声与时间的流逝相连,增加了诗的沉思性。
- 第六句:描写田园的丰饶,体现自然的馈赠。
- 第七句:闲云的意象,给人以轻松自在的感觉。
- 第八句:云朵的飞舞,似乎在与人交织,增添了一种人文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林比作烟雾,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 拟人:将云朵赋予意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思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野:广袤自然,表现自由与宁静。
- 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欢乐。
- 云:代表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A. 凄凉
B. 美丽
C. 寂静 -
"远公容设酒"中的“远公”指的是谁?
A. 朋友
B. 高僧
C. 诗人自己 -
诗中提到的“闲云”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忙碌
B. 自在
C. 忧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但更多地侧重于秋天的寂静。
- 孟浩然《春晓》:与郭棻的春日描绘相呼应,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郭棻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