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 其四》
时间: 2025-01-19 13:41: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俗儒阁阁蛙乱鸣,亭林老子初金声。
昌平山水委灰烬,可怜孤臣泪纵横。
东西南北辙迹遍,断柯缺斧终无成。
独有文章巨眼在,北斗丽天万古明。
声音上溯三皇始,地志欲掩四子名。
丈夫立言要须尔,击瓮拊缶乌足鸣。
嗟余孱退昏庸百不力,付与四海刘传莹。
白话文翻译:
诗的整体意思可以理解为:平庸的学者们在喧哗,像蛙鸣在阁楼中乱叫;亭林中的老子刚刚传来金声。昌平的山水已经化为灰烬,令人心痛的孤臣眼泪纵横。无论东西南北,车辙都遍布,断了的树枝和缺少斧头的木材终究无法成材。只有那文章的巨眼依旧存在,北斗星在天空中闪耀着万古的光明。声音追溯到三皇时代,地理志向掩盖了四子的名声。男人立言必须依靠你,击打瓮和敲打缶声响如乌鸦的鸣叫。唉,我这个懦弱无能的人,百般努力无力回天,只能将这些寄托于四海的刘传莹。
注释:
- 阁阁:形容声音嘈杂,象征学者的喧哗。
- 金声:指老子的教导,通常被称为“金言”。
- 昌平:地名,象征着曾国藩对家乡的眷恋。
- 孤臣:指身处困境的忠臣,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辙迹:车轮的痕迹,象征历史的痕迹。
- 巨眼:指文学、知识的深邃和广博。
- 三皇四子:指古代的贤者和历史人物,象征着智慧和成就。
- 击瓮拊缶:比喻发出声音,传播思想。
- 刘传莹:可能是诗人寄托的某种希望或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人,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书法家。他在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午年(1856年),初冬时节,曾国藩在报国寺寓居,感受到国家动荡、个人命运无常的情绪,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反思,写下了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曾国藩对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开头以“俗儒阁阁蛙乱鸣”引入,生动描绘了平庸学者的喧哗,反映出社会上愚昧无知的氛围,与高尚的理想形成鲜明对比。接着通过“昌平山水委灰烬”的感叹,表现出对故土的忧伤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诗中“断柯缺斧终无成”,用以警示世人,强调做事需有工具和方法,而单靠虚妄的追求是无法成就事业的。随后“独有文章巨眼在,北斗丽天万古明”,则是对知识力量的赞美,暗示着即使在困境中,真理和智慧依然存在,给人以希望。
最后两句“嗟余孱退昏庸百不力,付与四海刘传莹”,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自省与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的追求与未能实现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展现了曾国藩深邃的思想与高尚的品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俗儒阁阁蛙乱鸣:形容平庸的学者们嘈杂地争论,像青蛙一样叫嚷,反映出知识的肤浅。
- 亭林老子初金声:提到老子的教诲,暗示真正的智慧和思想在于深邃的哲理。
- 昌平山水委灰烬:自家乡的山水已然化为灰烬,表达对故乡和国家的哀痛。
- 可怜孤臣泪纵横:孤独的忠臣在国破家亡中痛哭流涕,流露出悲恸之情。
- 东西南北辙迹遍:国家动乱,四处都有车辙,历史的痕迹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惨淡。
- 断柯缺斧终无成:比喻没有工具和方法,无法成就事业。
- 独有文章巨眼在:只有文章和知识的力量仍然闪耀。
- 北斗丽天万古明:北斗星象征着永恒的真理和智慧。
- 声音上溯三皇始:古老的智慧可以追溯到三皇时代。
- 地志欲掩四子名:地理志向掩盖了历史上的贤者。
- 丈夫立言要须尔:真正的男人立言需要依靠内在的力量。
- 击瓮拊缶乌足鸣:通过发声来传播思想和理念。
- 嗟余孱退昏庸百不力:表达自我反省,感到无能为力。
- 付与四海刘传莹:将理想寄托于他人,表达对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蛙乱鸣”比喻学者的喧哗。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较为工整,形成了对仗的美感。
- 象征:北斗星象征着智慧和永恒的真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曾国藩在动荡时期的思考与感慨,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乱象与知识的光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蛙鸣:象征愚昧和喧闹。
- 金声:象征智慧和真理。
- 灰烬:象征国家的破败与无奈。
- 泪纵横:象征忠臣的悲痛与无助。
- 北斗:象征永恒的真理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声”指的是哪位哲学家的教诲?
- A. 孟子
- B. 老子
- C. 荀子
- D. 庄子
-
“昌平山水委灰烬”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
- C. 愤怒
- D.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击瓮拊缶”象征着什么?
- A. 战斗
- B. 传播思想
- C. 休息
- D. 狩猎
答案:
- B. 老子
- B. 失落
- B. 传播思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名篇,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 《登高》:王之涣的诗作,同样表达了对故乡与国家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曾国藩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国家动乱中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感受上有相似之处。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共鸣,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士人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资料:
- 《曾国藩全集》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