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山送无著道人归舒州》

时间: 2024-12-29 20:23:54

已礼云中塔,更瞻堂上师。

方思江水北,共集定林西。

一句无多子,千差永不疑。

到家勤爱护,此道少人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礼云中塔,更瞻堂上师。
方思江水北,共集定林西。
一句无多子,千差永不疑。
到家勤爱护,此道少人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道人的送别之情。诗人已在云中的塔前行礼,接着又仰望堂上的师父。此时,他思念起北方的江水,愿意和道友们在定林西聚集。虽然道理不多,但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意,千种差异也不会让人怀疑。回到家后,要勤加爱护这条道路,因为少有人了解它。

注释:

  • 已礼:已经行礼,表示对某位长辈或师父的尊重。
  • 云中塔:指高耸的塔楼,象征着超脱与遥远的境界。
  • 堂上师:在庙堂或道观中的师父,指引信徒的导师。
  • 方思:此时正思念。
  • 无多子:指道理不多,强调简洁。
  • 千差永不疑:千种差异也不会让人怀疑,说明道理的深邃和广阔。
  • 此道少人知:指修行的道理,鲜有人理解和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清远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道教文化的深入理解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一位道友归乡之际,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的珍视与传承的渴望。诗人在送别时对友人的关心和对道教修行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思想与情感,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修行与心灵追求。开头两句“已礼云中塔,更瞻堂上师”描绘了一幅行礼后的肃穆场景,既表现了对师父的敬仰,也传达了对高远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方思江水北,共集定林西”则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共同修行的渴望与期待。

在“这一句无多子,千差永不疑”中,诗人强调了道理的深邃与无穷,尽管道理不多,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千种差异都不会让人怀疑,凸显了道教思想的包容性和深邃性。最后一句“到家勤爱护,此道少人知”则是对道理的珍视与守护,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珍惜修行的机会,因为这样的道理鲜有人理解。

整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对道理和修行的深切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礼云中塔:已在高处的塔前行礼,表示敬意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更瞻堂上师:继续仰望师父,强调对师长的尊重与依赖。
  • 方思江水北:正思念北方的江水,暗示对自然和故乡的怀念。
  • 共集定林西:希望与友人聚集在定林的西边,共同修行。
  • 一句无多子:虽道理不多,但每一句都值得深思。
  • 千差永不疑:各种不同的理解都不会让人怀疑其深意。
  • 到家勤爱护:回到家后要好好珍惜与修行。
  • 此道少人知:这种修行道理鲜有人理解,强调其珍贵性。

修辞手法:

  • 比喻:云中塔比喻高远的理想,江水象征流淌的时间与思念。
  • 对仗:如“已礼云中塔”与“更瞻堂上师”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江水作为思念与流逝的象征,定林则象征修行的地方。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道教修行的珍视与传承,强调了道理的深邃与修行的珍贵,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中塔:象征着高尚理想与超然境界,代表着追求精神层面的超脱。
  • 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缠绵,充满了人情味。
  • 堂上师:象征着智慧与教诲,代表了精神上的引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哪位人物表示敬意?

    • A. 自己
    • B. 师父
    • C. 朋友
  2. 诗中提到的“江水”代表什么?

    • A. 财富
    • B. 时间的流逝与思念
    • C. 自然灾害
  3. 诗的最后一句“此道少人知”意为?

    • A. 这条道路鲜有人走过
    • B. 修行的道理少有人理解
    • C. 诗人对道的理解不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刘景文》 — 白居易
  • 《送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在送别时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其风格更为豪放,而释清远的诗则显得沉静内敛,更注重内心的修行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的诗歌表现》
  • 《古典诗词的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