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名因南山出,迹为南山止。
少室价自高,大劳招不起。
君恩动林壑,古道变闾里。
堂下松桂栽,清阴从此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名声因南山而升起,身影也在南山止步。少室山的价值自是高贵,然而我却无法承受如此重的负担。君王的恩泽感动了山林,古老的道路也在市井之间发生了变化。堂下种植的松树和桂花,从此开始带来清凉的阴影。
注释:
- 名因南山出:名声因南山而显,南山是指名声的出处或象征。
- 迹为南山止:身影在南山止步,暗指名声的局限性。
- 少室:少室山,指中国的一座名山,象征高贵和名望。
- 大劳招不起:重大的劳作和责任我无法承担。
- 君恩:皇帝的恩泽。
- 动林壑:使得林中山谷都为之感动。
- 古道:古老的道路,象征历史和传统。
- 堂下松桂栽:在堂下种植松树和桂花。
- 清阴从此始:从这里开始有了清凉的阴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尧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人生哲理,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名声、责任和自然的思考,可能是对个人处境的感慨以及对君王恩泽的感激。
诗歌鉴赏:
《承诏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者通过对南山的描绘,表达了名声与责任的关系。诗开篇即设定了一个高远的意象,南山象征着高贵与名望,而“迹为南山止”则暗示了这种名声的局限性。接下来,作者提到“少室价自高”,揭示了高尚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劳招不起”则是对自我能力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自省。
诗中“君恩动林壑”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然而同时也暗示了“古道变闾里”的现实,意味着历史与传统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随之改变。最后两句“堂下松桂栽,清阴从此始”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凉的环境,象征着心灵的安宁与寄托。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追求,传达出一种对高尚理想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深邃情感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名因南山出,迹为南山止:这两句强调了名声的来源与其局限性。
- 少室价自高,大劳招不起:表达了对高尚理想的向往,但却感到无法承担的重负。
- 君恩动林壑,古道变闾里:赞颂君王的恩泽,同时反思历史的变迁。
- 堂下松桂栽,清阴从此始:最终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南山象征名声与理想,少室山象征高贵。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名声、责任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思,以及对皇恩的感激和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南山:象征名声、理想的高峰。
- 少室:代表高贵和价值。
- 松桂:象征着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山”象征什么? A. 责任
B. 名声
C. 自然 -
“大劳招不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高兴
C. 愤怒 -
诗的最后一句“清阴从此始”意味着什么? A. 心灵的安宁
B. 生活的烦恼
C. 名声的追求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冯尧民的《承诏堂》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名声与责任的反思,而后者则强调豪放与洒脱,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