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军无梅,郡圃止有蜡梅两株二首》

时间: 2025-01-17 10:06:15

腊里花开已是迟,西湖十月见琼肌。

岭头犹说南枝暖,却向淮南觅北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盱眙军无梅,郡圃止有蜡梅两株

腊里花开已是迟,西湖十月见琼肌。岭头犹说南枝暖,却向淮南觅北枝。

白话文翻译:

在盱眙这个地方,梅花并不生长,只有两株蜡梅在郡里的园圃中。腊月里蜡梅开花已经算是迟了,而在西湖,十月时就能见到梅花的洁白花朵。山岭之上还在说南方的梅树生长得温暖,但我却要向淮南去寻找北方的梅花。

注释:

  • 腊里:指腊月,即农历的十二月份。
  • 琼肌:形容洁白如玉的梅花。
  • 南枝:指南方的梅树。
  • 北枝:指北方的梅树,作者希望能找到的梅花。

典故解析:

“西湖十月见琼肌”提到西湖的梅花,体现了西湖作为名胜的文化背景,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清高。此句通过季节的对比,突显梅花的早开与蜡梅的迟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观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无法见到梅花,心中惆怅之情与对南北气候差异的感叹相结合,表达了对梅花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蜡梅和梅花的描写,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季节变化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引入了蜡梅的迟开,给人一种错过了时光的惆怅感,紧接着提到西湖的梅花,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梅花的清雅与蜡梅的平凡。岭头的南枝暖意与淮南寻北枝的情景描绘出一种地域间的温差,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意象生动,体现了杨万里一贯的写景抒情风格,令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里花开已是迟”:腊月里开花的蜡梅,显得十分稀少,暗示着花开的时间已晚。
  2. “西湖十月见琼肌”:十月时在西湖可以看到梅花,表达了梅花的早熟与美丽。
  3. “岭头犹说南枝暖”:岭头的人们仍然在谈论南方梅树的温暖生长。
  4. “却向淮南觅北枝”:诗人却想要去淮南寻找北方的梅树,表达了对北方梅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蜡梅与梅花的对比,强调了作者对梅花的向往。
  • 象征: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蜡梅则显得平凡。
  • 拟人:岭头的人们在谈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蜡梅与梅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细腻观察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梅:象征着平凡和迟到的美。
  • 梅花:象征着坚韧、高洁和早熟的美。
  • 岭头、淮南:地理意象,代表着南北文化的差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杨万里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腊里”指的是哪个月份? A. 正月
    B. 腊月
    C. 十月
    D. 八月

  3. 诗中蜡梅的开花时间是? A. 早
    B. 正好
    C. 迟
    D. 不确定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盱眙军无梅》李白《月下独酌》对比:
    • 杨万里写自然中的孤独与美;李白则表达了酒下的豪情与孤独,两者皆在孤独中寻求美的共鸣。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