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
时间: 2025-01-04 12:15: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卓然精明念不起,兀然灰槁照不灭。
方定之时慧在定,定慧寂照非两法。
妙湛总持不动尊,默然真入不二门。
语息则默非对语,此话要将周易论。
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江东三语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禅宗的深邃思想。开头两句意指,真正的聪明才智是无法用心去想念的,然而即使处于枯萎的状态,内心的光明却不会消逝。接着,诗人指出,心定时智慧便会显现,定与慧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接下来的几句强调了“妙湛”和“总持”这两个境界,说明真正的理解是沉默的,非语言所能表达的。其后提到,许多人在讨论时像雷电般激烈,却无法看到事情的真相。最后一句则暗示,要想深入了解“妙湛”和“总持”,还需要向江东的三语掾请教。
注释:
- 卓然:卓然独立,形容人高洁的品格。
- 精明念:聪明的思绪。
- 兀然:孤独、静默的样子。
- 灰槁:比喻枯萎的状态。
- 定慧:心的安定与智慧的结合。
- 不二门:禅宗的核心思想,强调境界的统一。
- 周易:古代经典,讲述阴阳、变化的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词均有极高的成就,尤其以豪放的词风著称。苏轼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在佛教禅宗思想上的探索与领悟。此时的苏轼经历了许多波折,心态愈加沉静,开始对人生的本质进行更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妙湛”和“总持”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探讨,体现了苏轼对人生、智慧与内心平静的深刻理解。诗中以“卓然精明”开篇,强调真正的智慧并非外在的表现,而是内心的一种状态。接着,诗人提到“方定之时慧在定”,即当内心达到安定时,智慧便会自然显现。
在诗的中段,苏轼通过“妙湛”和“总持”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禅宗境界的体验,强调了沉默与内观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的理解是超越语言的,反映了禅宗“默照”的特征。
最后,诗中提及许多人在争论中如同雷电般激烈,却未能触及事物的真相,展现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冷静与洞察。他希望能通过对话进一步了解更深的道理,这也表明了他对知识的渴求与谦逊。
整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文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卓然精明念不起:真正的聪明才智无法通过思考获得。
- 兀然灰槁照不灭:即使处于枯萎状态,内心的光明依然存在。
- 方定之时慧在定:在心灵安定的时刻,智慧自然显现。
- 定慧寂照非两法:安定与智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统一的。
- 妙湛总持不动尊:指一种高深的境界,超然物外。
- 默然真入不二门:通过沉默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
- 语息则默非对语:当言语停止时,理解超越了对话。
- 此话要将周易论:此观点与《周易》的思想相通。
- 诸方人人把雷电:许多人在激烈争论,似雷电般震撼。
- 不容细看真头面:却无法看到事情的真相。
- 欲知妙湛与总持:想要了解更深的道理。
- 更问江东三语掾:还需要向他人请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定慧寂照非两法”中“定慧”与“寂照”相对。
- 比喻:如“把雷电”形容争论的激烈。
- 反语:通过“语息则默”表达了沉默的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内心的安定与智慧的关系,强调了内观与沉默的重要性,体现了苏轼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卓然:象征高洁与独立。
- 灰槁:象征生命的枯竭。
- 雷电:象征纷争与喧闹。
- 妙湛、总持:象征高深的智慧与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卓然精明念不起”的意思是: A. 真正的智慧难以通过思考获得
B. 聪明的人总是在思考
C. 精明的人才是成功者
D. 值得追求的智慧 -
“定慧寂照非两法”中“定慧”指的是: A. 安静与智慧的结合
B. 心灵的迷茫
C. 争论与安静
D. 语言与沉默 -
苏轼提到的“江东三语掾”是指: A. 一种智慧的象征
B. 需要请教的人
C. 诗中的意象
D. 一种哲学思想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阳明《传习录》
- 白居易《琵琶行》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白居易:苏轼的诗多探讨哲理与内心,白居易则关注民生与情感。两者在风格上有显著差异,但都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禅宗思想与文学》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