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遁山子》

时间: 2024-12-29 16:42:58

别后俱多难,归来独可怜。

兴吟吴苑草,泪尽郢门烟。

万事还乡井,孤身历岁年。

白头新赋草,零落竟谁传。

意思解释

寄遁山子

作者: 郜焕元 〔清代〕

原文展示

别后俱多难,归来独可怜。
兴吟吴苑草,泪尽郢门烟。
万事还乡井,孤身历岁年。
白头新赋草,零落竟谁传。

白话文翻译

自从分别之后,经历了许多艰难,回来的时候只觉得孤独可怜。兴起吟咏的情绪,却只是在吴苑的草地上,泪水已经流尽,化作了郢城的烟雾。万事都回归到故乡的井边,孤身一人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如今白头苍苍,又在新草上赋诗,然而这些诗句终究会被人遗忘,谁来传颂呢?

注释

  • : 都,全部。
  • 可怜: 令人怜悯、可悲。
  • 兴吟: 兴起吟咏的情绪。
  • 吴苑: 指的是吴地的花园,象征着美好的景色。
  • 郢门: 郢城的门,古时楚国的都城。
  • 万事: 所有的事情。
  • 乡井: 故乡的水井,象征着故土。
  • 赋草: 作诗时的草稿。
  • 零落: 逐渐消失、凋零的样子。

典故解析

  • 吴苑: 古代江南地区的著名景点,常被文人所吟咏,象征着美丽与诗情。
  • 郢门烟: 郢城是古楚国的都城,诗人用“烟”来引申思乡之情,代表着对故乡的思念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郜焕元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故乡的思念。他的诗风多感伤,情真意切,常以自然景物寄托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对人生艰辛的感慨,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流露出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情感的压抑。

诗歌鉴赏

《寄遁山子》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分别后的孤独与无奈。首联“别后俱多难,归来独可怜”直接点出诗人经历的艰难与归来的孤独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兴吟吴苑草,泪尽郢门烟”,通过自然景色抒发情感,吴苑的美丽与郢门的忧伤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万事还乡井,孤身历岁年”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也隐含了岁月无情的感慨,岁月的流逝使得诗人愈加苍老,白头新赋草则暗示了诗人创作的孤独与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美。整首诗在情感的深度与艺术表现上都非常出色,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别后俱多难: 自从分别后,经历了许多艰难。
    2. 归来独可怜: 回来后感到孤独可怜。
    3. 兴吟吴苑草: 在吴苑的草地上兴起吟咏的情绪。
    4. 泪尽郢门烟: 在郢门的景象中泪水已流尽,化作烟雾。
    5. 万事还乡井: 一切事情最终都回归故乡的井边。
    6. 孤身历岁年: 独自一人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7. 白头新赋草: 头发已白,再次对草作诗。
    8. 零落竟谁传: 这些诗句终究会被遗忘,谁来传颂呢?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如“别后”与“归来”,“兴吟”与“泪尽”。
    • 比喻: “泪尽郢门烟”中,将眼泪比作烟雾,形象地传达了思念的深切。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表现了孤独、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反映出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吴苑: 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理想的生活。
  • 郢门烟: 代表着思乡与离别的痛苦。
  • 乡井: 代表着故土,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 白头新赋草: 象征着年华的流逝与创作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别后俱多难”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思念
    • B. 无奈
    • C. 欢喜
  2. “泪尽郢门烟”中的“烟”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失落
    • C. 记忆
  3. 诗人在回乡后感到的情绪是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津》- 张继

诗词对比:

  • 比较《寄遁山子》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李白更注重夜晚的孤寂与月光的思索,而郜焕元则通过自然景色展现思乡的深情,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背诵》
  3.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