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聂琅圃茂才登粤秀山山响楼步壁间宾谷方伯原韵》

时间: 2025-01-01 09:43:07

南交镇层巘,杰阁倚云开。

海日半山雨,松风一壑雷。

新收平寇略,谁识济川才。

横浦楼船下,荒林旧筑台。

意思解释

同聂琅圃茂才登粤秀山山响楼步壁间宾谷方伯原韵

原文展示

南交镇层巘,杰阁倚云开。
海日半山雨,松风一壑雷。
新收平寇略,谁识济川才。
横浦楼船下,荒林旧筑台。

白话文翻译

在南交镇的高山上,气势雄伟的阁楼傲然矗立,仿佛要与云彩相接。
海边的阳光洒落在半山腰,正值细雨纷飞,松林间传来阵阵雷声。
刚刚收复的平寇战役,谁能识得济川的才华?
在横浦的楼船下,荒凉的森林中依稀可见旧时的城台。

注释

  • 交镇:南交镇,地名,指南方的一个镇。
  • 层巘:高耸的山峰。
  • 杰阁:高大宏伟的阁楼。
  • 云开:云层散开,象征晴朗的天空。
  • 海日:海面上的阳光。
  • 半山雨:山腰的细雨。
  •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 :山谷。
  • 平寇:指平定盗寇的战役。
  • 济川:比喻有才华的人。
  • 横浦:地名,可能指横浦水域。
  • 楼船:楼阁式的船只。
  • 旧筑台:古老的城台遗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平寇”指的是清代时期的战斗背景,反映出社会动荡与平定的历史。济川才则是指能够治水的人,寓意有才华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敦元,清代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历史背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敦元游历粤秀山期间,旨在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及表达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交镇的壮丽景色,通过山的高耸、阁楼的雄伟、雨的细腻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气息。开篇“南交镇层巘,杰阁倚云开”,即刻引人入胜,让人感受到高山与阁楼的气势磅礴。而“海日半山雨,松风一壑雷”则通过对比展示了变化多端的天气和自然的力量,充满了动感。接下来的“新收平寇略,谁识济川才”,则转向历史与人文,提示我们在自然美景之下,仍有英雄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存在。最后以“横浦楼船下,荒林旧筑台”收尾,画面逐渐回归宁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慨历史的无常与遗迹的沧桑。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交镇层巘:描绘南交镇的高山,营造出一种雄伟的氛围。
  2. 杰阁倚云开:阁楼高耸入云,展现出建筑的壮丽。
  3. 海日半山雨: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动态美。
  4. 松风一壑雷:松树间的风声和山谷中的雷声相互交织,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5. 新收平寇略:历史背景的引入,强调了诗人与历史的关系。
  6. 谁识济川才:抒发对英雄人物的思考与敬仰。
  7. 横浦楼船下:回归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8. 荒林旧筑台:表现历史遗迹的沧桑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杰阁倚云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阁楼的高耸。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海日半山雨,松风一壑雷”,增强了音乐感。
  • 排比:通过并列的自然景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与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展现了个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交镇:象征地域文化与历史背景。
  • 层巘、杰阁:代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海日、半山雨:体现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活力。
  • 平寇、济川:引入历史人物与英雄主义的象征。
  • 横浦、荒林:表现历史遗迹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杰阁倚云开”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夕阳西下
    B. 高耸的阁楼
    C. 平静的湖面

  2. “新收平寇略”中的“平寇”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战争与历史
    C. 一种鱼类

  3. 诗中的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忧伤与思考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感慨人生与历史的短暂,而刘敦元的诗更注重历史与自然的结合,展现出不同的抒情角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敦元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