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七日晨起》
时间: 2025-01-04 08:09: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鸦鸣晓晴,寒日在蓬荜。老人欣然起,构火温小室。室中空无有,扫榻对像佛。还观旧文字,尘土暗编帙。一杯径就醉,四体寒若失。隔窗即山麓,寒木鸣琴瑟。江民旱累岁,流冗东就食。蛈蝗食陈蔡,千里无草色。客来谈世事,亹亹语千百。客去深闭门,颓然无我责。
白话文翻译:
山鸦在清晨的晴朗中鸣叫,寒冷的太阳照在简陋的屋舍上。老人高兴地起床,生火温暖狭小的房间。房间里空无一物,打扫床榻对着佛像。回头看旧时的文字,尘土覆盖着书卷。一杯酒直接喝醉,四肢的寒冷仿佛消失。隔着窗户就是山脚,寒冷的树木发出如琴瑟般的声音。江边的百姓因连年干旱,四处流浪寻找食物。蝗虫吃光了陈蔡地区的庄稼,千里之内没有绿色。客人来谈论世事,滔滔不绝说了很多。客人离去后深深地关上门,颓然地感到没有责任。
注释:
- 山鸦:山中的乌鸦。
- 蓬荜:简陋的屋舍。
- 构火:生火。
- 编帙:书卷。
- 亹亹:形容说话连续不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在清晨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张耒晚年,面对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时所作,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责任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老人清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宋代社会的贫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诗中,老人在寒冷的早晨起床,生火温暖房间,反映了生活的艰辛。通过对旧文字的回顾,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尘埃。饮酒后的醉意和窗外寒冷树木的声音,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最后,客人谈论世事,老人却选择闭门不出,表达了对现实的逃避和对个人责任的放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张耒诗歌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鸦鸣晓晴,寒日在蓬荜。 - 山中的乌鸦在清晨的晴朗中鸣叫,寒冷的太阳照在简陋的屋舍上。
- 老人欣然起,构火温小室。 - 老人高兴地起床,生火温暖狭小的房间。
- 室中空无有,扫榻对像佛。 - 房间里空无一物,打扫床榻对着佛像。
- 还观旧文字,尘土暗编帙。 - 回头看旧时的文字,尘土覆盖着书卷。
- 一杯径就醉,四体寒若失。 - 一杯酒直接喝醉,四肢的寒冷仿佛消失。
- 隔窗即山麓,寒木鸣琴瑟。 - 隔着窗户就是山脚,寒冷的树木发出如琴瑟般的声音。
- 江民旱累岁,流冗东就食。 - 江边的百姓因连年干旱,四处流浪寻找食物。
- 蛈蝗食陈蔡,千里无草色。 - 蝗虫吃光了陈蔡地区的庄稼,千里之内没有绿色。
- 客来谈世事,亹亹语千百。 - 客人来谈论世事,滔滔不绝说了很多。
- 客去深闭门,颓然无我责。 - 客人离去后深深地关上门,颓然地感到没有责任。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寒木鸣琴瑟”,将寒冷的树木比作发出琴瑟声音的人,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对比:如“一杯径就醉,四体寒若失”,通过对比饮酒后的醉意和身体的寒冷,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人清晨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宋代社会的贫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责任的逃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鸦:象征清晨的宁静和自然的生机。
- 寒日:象征寒冷和生活的艰辛。
- 旧文字:象征历史的尘埃和时间的流逝。
- 寒木:象征自然的寒冷和生活的困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蓬荜”指的是什么? A. 豪华的住宅 B. 简陋的屋舍 C. 山中的小屋 D. 城市的建筑
-
诗中的“亹亹”形容的是什么? A. 沉默 B. 说话连续不断 C. 快速的动作 D. 深深的思考
-
诗中的“蛈蝗食陈蔡”指的是什么? A. 蝗虫吃光了陈蔡地区的庄稼 B. 陈蔡地区的丰收 C. 陈蔡地区的战争 D. 陈蔡地区的节日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同样反映了宋代社会的贫困和个人的情感。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十月七日晨起》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反映了宋代社会的贫困和个人的情感,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对现实的逃避,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