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时间: 2025-01-14 00:04:32

天女奇姿云锦囊,故应听法傍禅床。

静中独有维摩觉,触鼻惟闻净戒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牡丹 张耒 〔宋代〕 天女奇姿云锦囊,故应听法傍禅床。静中独有维摩觉,触鼻惟闻净戒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天女拥有奇异的姿态,如同云锦般绚丽,她应当是在禅床旁聆听佛法。在宁静中,只有维摩诘能够觉察到,她的鼻中只闻到清净戒律的香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女:指神话中的仙女,这里比喻牡丹花的美丽。
  • 云锦囊:比喻牡丹花瓣的绚丽多彩。
  • 听法:指聆听佛法。
  • 禅床:指禅修时坐的床。
  • 维摩觉:指维摩诘,佛教中的智者,这里比喻能够深刻理解佛法的人。
  • 净戒香:指清净戒律的香气,比喻高尚的品德。

典故解析:

  • 维摩觉:维摩诘是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中的人物,以其智慧和辩才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隐喻了佛法的高洁和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观赏牡丹时,受到其美丽和宁静的启发,联想到佛法的清净和高尚,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牡丹为载体,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佛法之高洁相结合。首句以“天女奇姿云锦囊”形容牡丹的绚丽,如同天女般的美丽。次句“故应听法傍禅床”则暗示牡丹的美丽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有内在的清净和高洁。后两句“静中独有维摩觉,触鼻惟闻净戒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在的美,通过维摩诘的觉悟和净戒的香气,表达了牡丹所蕴含的佛法精神。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天女奇姿云锦囊”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 次句“故应听法傍禅床”引入了佛法的元素,通过“听法”和“禅床”表达了牡丹的内在美。
  • 后两句“静中独有维摩觉,触鼻惟闻净戒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维摩觉”和“净戒香”强调了牡丹所代表的佛法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女奇姿云锦囊”将牡丹比作天女,形象生动。
  • 拟人:如“故应听法傍禅床”赋予牡丹聆听佛法的特性。
  • 对仗:如“静中独有维摩觉,触鼻惟闻净戒香”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佛法高洁和深邃的赞美,体现了自然与精神的和谐统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女:象征美丽和高洁。
  • 云锦囊:象征牡丹的绚丽多彩。
  • 禅床:象征佛法的宁静和高洁。
  • 维摩觉:象征智慧和觉悟。
  • 净戒香:象征清净和高尚的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天女奇姿云锦囊”比喻的是什么? A. 牡丹的美丽 B. 天女的美丽 C. 云锦的美丽 答案:A

  2. 诗中的“维摩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香气 C. 佛教中的智者 答案:C

  3. 诗中的“净戒香”象征什么? A. 牡丹的香气 B. 清净的品德 C. 佛法的香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牡丹》:同样以牡丹为题材,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 苏轼的《牡丹》:通过牡丹展现了作者的豪放和超脱。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牡丹》与王安石的《牡丹》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牡丹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佛教文化与文学》:探讨佛教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有助于理解诗中的佛教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