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羁所自寿,用刘后村自寿韵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9 21:58: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羁所自寿,用刘后村自寿韵二首 其一
作者: 王士禄
灵均览揆重逢,幽拘欲忘桑蓬事。
飞光如箭,出人不意,忽焉还至。
咄咄书空,芒芒集臆,了无情思。
况狄云望杳,谢池梦断,肱虽曲,谁能睡。
不用出疆载贽。受一尘隶无怀氏。
人间无用,江淹彩笔,杨雄奇字。
试问何如,披裘安稳,漉巾容裔。
待樊笼剖破,便携德曜,变名吴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遭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灵均再次相见,过去的幽闭生活让人想忘却桑蓬的琐事。飞光如箭,突然降临,似乎命运的转折来得出人意料。书信的内容空洞无物,心中满是惆怅。更何况远望狄云,谢池的梦境早已破灭,尽管肱骨弯曲,却无人能入眠。无需出国送礼,心中只留一丝尘世的羁绊。人世间无用之事,江淹的华丽笔触,杨雄的奇特字句又有什么意义?不如问问自己,穿上皮衣安稳生活,带上巾帕容颜。待到樊笼打破,便可携带德行和光辉,改变身份名为吴会。
注释:
- 灵均:指的是诗人自己,象征着重逢的美好。
- 桑蓬:象征着过去的生活琐事。
- 飞光如箭:比喻命运的变化来得迅速而意外。
- 狄云: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狄青,象征着遥远的理想和追求。
- 江淹、杨雄:两位著名文学家,象征着文人之路的艰辛和无用。
- 樊笼:象征着束缚和限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禄,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士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总结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由、理想的渴望,以及对文学价值的质疑。
诗歌鉴赏:
王士禄在《水龙吟》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诗的开头提到“灵均览揆重逢”,一种重逢的喜悦与对往昔的怀念,表明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接着“飞光如箭,出人不意”,则突出了命运的无常与不可预知。诗中多次提到“书空”、“无用”等词,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与对文学的迷茫。最后两句“待樊笼剖破,便携德曜,变名吴会”,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自由的渴望,象征着一种突破束缚、追求理想的精神。整首诗在字句之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灵均览揆重逢”:诗人自喻灵均,重逢意味着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对比。
- “幽拘欲忘桑蓬事”:幽闭的环境让人想忘却那些琐碎的生活。
- “飞光如箭,出人不意”:命运的变化来得快而意外。
- “咄咄书空,芒芒集臆”:书信内容空虚,心中满是惆怅。
- “况狄云望杳,谢池梦断”:回忆中的理想与现实的破灭。
- “肱虽曲,谁能睡”:尽管身体的羁绊,心中却难以安宁。
- “不用出疆载贽”:不必为了世俗的事物而奔波。
- “人间无用,江淹彩笔,杨雄奇字”:对文学价值的反思和质疑。
- “试问何如,披裘安稳”:不如安稳度日,追求内心的宁静。
- “待樊笼剖破,便携德曜”:期待突破束缚,追求理想与光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光如箭”,生动地表达了命运变化的迅速。
- 对仗:如“肱虽曲,谁能睡”,形式美与内容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理想的遥远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文学的反思,揭示了生命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樊笼:象征束缚与限制。
- 江淹、杨雄:象征文学的追求与怀疑。
- 飞光:象征命运的快速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士禄的《水龙吟》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人生的无奈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追溯 -
“灵均”在诗中指的是谁?
A. 朋友
B. 诗人自己
C. 先贤
D. 历史人物 -
“樊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由
C. 束缚
D. 理想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士禄与李白的作品都有对人生的思考,但王士禄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迷茫与无奈,而李白则展现出一种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士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