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时间: 2025-01-04 08:48:12

文章从何生,其道本自然。

中天列象纬,川岳蒸云烟。

风来水生波,春至花自鲜。

人心何所有,出之则绵绵。

悟此无文意,至文乃生焉。

嗤嗤夸毗子,绮丽徒争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作
作者: 秦道然 〔清代〕

文章从何生,其道本自然。
中天列象纬,川岳蒸云烟。
风来水生波,春至花自鲜。
人心何所有,出之则绵绵。
悟此无文意,至文乃生焉。
嗤嗤夸毗子,绮丽徒争妍。

白话文翻译

文章从哪里产生?其道理本自自然。
天空中排列着星象,江河山岳蒸腾着云烟。
风来了,水便生起波澜;春天来了,花自然鲜艳。
人心中有什么?一旦表达出来,便是源源不断。
领悟到这一点,便明白了没有文字的意图,真正的文字就会自然产生。
嘲笑那些夸耀华丽的文采,只是在争奇斗艳而已。

注释

  1. 文章:指文学作品。
  2. 自然:指自然规律,自然状态。
  3. 中天:指天空的正中。
  4. 列象纬:指天上的星象排列。
  5. 蒸云烟:形容江河山岳的水汽弥漫。
  6. 嗤嗤夸毗子:嘲笑那些喜欢夸耀华丽词句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道然是清代诗人,作品以抒情和自然为主,强调思考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真诚与自然的表达。

创作背景:该诗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强调文字应源于自然与真实的感受,而非单纯的华丽和技巧。

诗歌鉴赏

《偶作》是一首融合了自然哲理和文学思考的作品。诗中以自然为起点,探讨了文艺创作的源泉与本质。开头两句提出了文章的源头,强调了自然的规律与道理,这种自然与文学的关系是诗人所推崇的。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景象,如“风来水生波,春至花自鲜”,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自然而然的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人心的表达,指出人心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一旦表达出来便会绵绵不断,显示出情感的丰富和深邃。接着,诗人强调,真正的文意是来自于对自然与人心的领悟,而非表面的华丽修辞。最后一句对那些追求表面华美的文人进行了讽刺,表明了诗人对真正文学价值的追求。

整体来看,《偶作》不仅是一首对自然与文学关系的思考之作,更是一种对当时文人风气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追求真实与内心深处的文学理想。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文章从何生,其道本自然。”:探讨文章的起源,强调自然是其本源。
    • “中天列象纬,川岳蒸云烟。”:描绘天空的星象和自然的景象,暗示自然的广阔与深邃。
    • “风来水生波,春至花自鲜。”:自然规律的体现,风和春天的到来引发自然现象。
    • “人心何所有,出之则绵绵。”:人心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 “悟此无文意,至文乃生焉。”:领悟到这些后,真正的文学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 “嗤嗤夸毗子,绮丽徒争妍。”:讽刺那些追求华丽词藻而忽视内涵的人。
  2. 修辞手法

    • 比喻:自然现象比喻文学创作,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 对仗:句子结构的对称和押韵,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3. 主题思想:强调文学创作应根植于自然和真实的情感,反对表面的华丽与虚假。

意象分析

  • 自然:象征生命与真实,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 星象、云烟、波浪: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美丽,传达出一种动态的生命感。
  • :象征着生长与绽放,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文章从何生”的意思是: A. 文章来源于自然
    B. 文章来源于人心
    C. 文章来源于历史
    D. 文章来源于社会

  2. 诗人对“夸毗子”的态度是: A. 赞美
    B. 中立
    C. 嘲讽
    D. 忽视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诗人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李白则通过豪放的语言展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对比,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秦道然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古诗词鉴赏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