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嵩山田居杂咏 其二》

时间: 2025-01-14 20:25:56

邻曲区分自有宜,编榆插柳作门篱。

怪来老稚纷纷出,道是前村祈社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邻曲区分自有宜,编榆插柳作门篱。
怪来老稚纷纷出,道是前村祈社时。

白话文翻译:

邻近的村落之间有着各自的适宜之处,
用榆树和柳树编成的门篱,别具一番风味。
怪不得老人和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
原来是前村正在举行祈社的活动。

注释:

  • 邻曲:指邻近的村落或地区。
  • 区分:区分、划分。
  • :适宜、合适。
  • 编榆插柳:用榆树和柳树编制、栽插,形容一种乡土气息的门篱。
  • 怪来:难怪、怪不得。
  • 老稚:老人和孩子,指代村中的不同年龄层。
  • 纷纷出:形容人们陆续走出家门。
  • 祈社:一种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通常是为了祈求丰收、平安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书諴(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蕴含哲理,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农村生活文化渐趋丰富。作者通过描写村落的生活场景,表现出对乡村的眷恋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和传统习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通过“邻曲区分自有宜,编榆插柳作门篱”描绘了村落的独特风光,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用榆树和柳树编制的门篱,既是生活的实用之物,也是乡村特有的景观,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后两句“怪来老稚纷纷出,道是前村祈社时”则通过活动的描绘,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生机。祈社活动不仅是村民的传统文化,也是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时刻。诗人在此不仅仅是记录了一个场景,更是展现了老少同乐的温馨画面,传达出一种对共同生活、相互关怀的赞美。

整首诗在形式上使用了对仗和押韵,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使得读者在朗读时更能感受到其节奏美。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情景,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田园氛围,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邻曲区分自有宜:邻近的村落各有其适合的特点,暗示了乡村环境的多样性。
  2. 编榆插柳作门篱:用自然材料编制的门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3. 怪来老稚纷纷出: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表现出村庄的热闹与生气。
  4. 道是前村祈社时:解释了人们出门的原因,连接了传统习俗与生活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门篱的描写,暗含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老人与孩子的行为生动地体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田园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邻曲: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编榆插柳:代表乡村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气息。
  • 老稚: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传统的传承。
  • 祈社:体现了村民的信仰与对生活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编榆插柳”指的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门篱的制作
    • C. 装饰品
  2. 诗中“老稚纷纷出”表现了什么?

    • A. 乡村的孤寂
    • B. 生活的热闹
    • C. 人们的烦恼
  3. 诗中提到的“祈社”活动是什么?

    • A. 农作活动
    • B. 传统的祭祀活动
    • C. 休闲娱乐活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书諴的《次韵嵩山田居杂咏 其二》更注重乡村生活的细节描绘,而王维则更关注于自然景色的传达与内心的感悟。两者虽同属田园诗,但风格与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代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