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舍车跨马喜新晴,倍见旌旗照眼明。顾我未能流美化,邦人何事喜相迎。
白话文翻译:
我放弃了车子骑上马,欢喜于这新晴的天气,眼前的旗帜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可惜我未能施展才能,国家的人民为何如此高兴地欢迎我?
注释:
- 舍车:放弃乘车,选择骑马。
- 跨马:骑上马。
- 喜新晴:因天气转晴而感到高兴。
- 倍见:更加明显地看到。
- 旌旗:指军旗或迎接的旗帜。
- 流美化:施展美好的德才,流传美名。
- 邦人:国家的人民。
- 何事:有什么事情。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反映了士人对个人成就与国家兴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朝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多以诗歌为主,作品常表达对社会和政治的关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阶层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人可能是在外出游历或出任官职途中,心中感慨于国人热情的迎接,但同时也对自身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感到遗憾。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国的责任感。开篇以“舍车跨马喜新晴”描绘了诗人骑马在路上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而“倍见旌旗照眼明”则通过视觉的冲击,传达出迎接氛围的热烈和壮丽。在转折处,诗人自问“顾我未能流美化”,流露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反思,表达了对个人能力和贡献的怀疑与渴望。最后一句“邦人何事喜相迎”则是对国人热情的疑惑,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抑郁,尽管受到了欢迎,但心中却有难以言说的失落。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勾勒出一个士人兼具喜悦与忧虑的内心世界,展现了那一时代的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的矛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舍车跨马喜新晴:诗人放弃了车子,选择骑马,表明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情,因天气转晴而倍感愉悦。
- 倍见旌旗照眼明:眼前的旗帜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对国家的期许和热情的迎接。
- 顾我未能流美化:诗人反思自己未能展现出美好的德才,表明对自身不足的自省。
- 邦人何事喜相迎:对国人热情迎接的疑惑,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与国家期待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舍车跨马”和“倍见旌旗”,形成了整齐的对比。
- 比喻:旌旗在阳光下的明亮与诗人内心的光亮形成了对照,暗示了外在的热情与内心的阴影。
-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家国的热爱和对自我价值的追寻,情感基调中透出一种矛盾的美感。
意象分析:
- 车马:象征着士人的身份与地位,放弃车子选择骑马,展现了诗人的豪情。
- 旌旗:象征国家的尊荣与人民的热情,反映了社会的期待与士人的责任。
- 晴天: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诗人因天气转晴而心情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选择舍弃什么交通工具?
- A. 马
- B. 车
- C. 船
- D. 徒步
-
诗中“旌旗”主要象征什么?
- A. 个人成就
- B. 国家热情
- C. 士人责任
- D. 自我反思
-
诗人对国人热情的迎接有何感受?
- A. 高兴
- B. 疑惑
- C. 无所谓
- D.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江朝议的诗更为内敛,李白的作品则展现出豪放与奔放的个性。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但风格迥异,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江朝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