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时间: 2025-01-14 02:23:15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

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
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白话文翻译:

在微弱的灯光下,心中思绪纷乱,醉意朦胧,依靠着绿琴相伴。
一夜间新愁涌现,残夜中花香扑鼻,明月高悬,照满了楼阁。
悠扬的笙管声,似乎把春梦吹得遥远了。
唯有那垂柳依然,不让秋千的影子穿过墙去。

注释:

  • 阑珊:微弱的光线或灯光。
  • 醉倚:醉酒后依靠。
  • 绿琴:泛指古筝等乐器。
  • 一枕新愁:一夜之间产生的新的忧愁。
  • 繁笙脆管:形容乐器声响清脆。
  • 锦屏:华丽的屏风。
  • 春梦:春天的梦境,常象征美好的愿望或情感。
  • 垂杨:指垂柳,常用来象征柔情和思念。

典故解析:

“垂杨”常常与离别、思念有关,寓意深远。古人常用柳树来象征离别和思恋,尤其是在春天,柳树的柔美与愁绪相辅相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项鸿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精于诗词,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夜,正值花香四溢之时,作者在夜深人静时听到隔墙传来的歌声,引发了他内心的思绪,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夜中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传达出一种迷离的状态,似乎是由于夜晚的花香与月亮的照耀,令诗人心中涌起了新的愁绪。接着,诗人描述了夜深时的音乐,繁笙脆管声远去,仿佛把春天的美梦也带走了,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一句,最后的意象让人感觉到一种留恋与不舍,虽然歌声远去,但那垂柳却依然在,似乎在守护着这一份春夜的回忆。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而细腻,恰如春夜的轻柔与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阑珊心绪:描绘了夜晚微弱的灯光下,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2. 醉倚绿琴相伴住:醉酒后,伴随着绿琴的声音,营造了一种惬意而又迷离的氛围。
  3. 一枕新愁:在夜晚的孤寂中,新的忧愁悄然滋生。
  4. 残夜花香月满楼:夜深时,花香与明月交相辉映,增添了孤独的美感。
  5. 繁笙脆管:乐器声清脆动人,却又显得遥远。
  6. 吹得锦屏春梦远:乐声将美好的春梦带走,令人感到失落。
  7. 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垂柳依旧,象征着思念与不舍,尽管一切都已远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乐声比作春梦,传达出一种失落感。
  • 拟人:将垂杨拟人化,体现出它的柔情与守候。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夜的景象和隔墙传来的歌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阑珊:象征着孤独与思绪的模糊。
  • 绿琴:代表艺术与情感的寄托。
  • 花香:象征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 月亮: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垂杨:象征柔情与思念,往往与离别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阑珊”指的是什么? A. 明亮
    B. 微弱
    C. 繁华

  2. “一枕新愁”意指什么? A. 新的快乐
    B. 新的忧愁
    C. 新的希望

  3.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古筝
    B. 笙
    C. 琵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词对比: 可以将项鸿祚的《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思念,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对已逝爱情的怀念,而项鸿祚则更注重于春夜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