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惠示二颂云见七佛偈似有警觉乃是向道之》

时间: 2025-01-17 08:34:04

山川围燕坐,日月转庭隅。

般若心常是,如来卧起俱。

多闻成外道,只守即凡夫。

欲听虚空鼓,须弥作鼓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川围燕坐,日月转庭隅。
般若心常是,如来卧起俱。
多闻成外道,只守即凡夫。
欲听虚空鼓,须弥作鼓桴。

白话文翻译:

山川环绕着燕国,我在这里静坐;
日月交替变换,时光在庭院的一角流逝。
般若(智慧)的心常在,正如如来佛的安卧与起立。
多闻之人往往成为外道,只是守着平常的凡夫。
想要听到虚空中的鼓声,必须用须弥山作为鼓槌。

注释:

  • 山川:指自然景观,象征环境的幽静。
  • 围燕坐:燕国在此处指代一种安静的坐姿,表现出诗人的静谧状态。
  • 般若:佛教术语,意指智慧,特别是通向觉悟的智慧。
  • 如来:佛教对释迦牟尼的称呼,表示觉悟者。
  • 多闻:指博闻强记,通常与智慧的真正体现相对立。
  • 外道:指与正道(佛教、道教等)相对的非正统思想。
  • 须弥:古代印度神话中的一座山,象征着最为坚固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常常融合哲理与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黄庭坚中年时期,当时他在仕途上经历了波折,内心对道理与真理的探索愈加深入。此诗表达了对佛教哲理的思考,强调内心的智慧与外在的表象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哲理深度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他对佛教智慧的理解与体悟。诗中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山水环绕,日月交替,给人一种安静而深邃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探求,强调般若智慧的恒常存在,揭示了如来佛的安静与觉悟之间的关系,暗示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的智慧是密不可分的。

诗的后半部分则对“多闻”的批判,指出外道与凡夫的局限,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最后一句“须弥作鼓桴”则运用了比喻,强调了真正的智慧需要艰苦的实践与体验,才能听到虚空中的真实声音,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川围燕坐:描绘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诗人在此处静坐,体现出内心的宁静。
  2. 日月转庭隅: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3. 般若心常是:强调智慧的恒久存在,指向内心的觉悟。
  4. 如来卧起俱:如来佛的不变与变化,象征着智慧的自如状态。
  5. 多闻成外道:对博学的批判,指出外道的局限性。
  6. 只守即凡夫:强调守住表象的人只能是平凡的凡夫。
  7. 欲听虚空鼓:渴望听到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
  8. 须弥作鼓桴:比喻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坚实的基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须弥山比作鼓槌,象征着实践的必要性。
  • 对仗:如“卧起俱”与“守即凡夫”,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山川和日月象征着自然与时间的变化,反映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内心的关系,探讨了智慧与表象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了黄庭坚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强调了内心的智慧与外在环境的和谐共存,启示人们要深入内心去探寻真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自然与宁静,反映诗人内心的安详。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
  • 般若:智慧的象征,代表觉悟与内在的真理。
  • 如来:佛教的象征,代表智慧的最终状态。
  • 须弥:象征坚固的基础与实践的必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川围燕坐”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诗人的宁静
    c) 诗人的愤怒
    答案:b

  2. “多闻成外道”这句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博学是智慧的体现
    b) 表面知识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智慧
    c) 外道是正确的
    答案:b

  3. “须弥作鼓桴”中的“须弥”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复杂
    b) 智慧的基础与实践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关系。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内心思考的探求。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王维:两者都对自然有深入的思考,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黄庭坚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佛教哲理与诗歌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