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胥口是范蠡从入五湖处,秋夕览古有怀。》

时间: 2025-01-19 19:54:06

云物凄清秋满湖,遗愁梦落故宫梧。

西江终古无情碧,送了鸱夷便沼吴。

烟草迥,水禽呼。

越溪寒雨战菰蒲。

扁舟赚得西施去,枉费良金写作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云物凄清秋满湖,
遗愁梦落故宫梧。
西江终古无情碧,
送了鸱夷便沼吴。
烟草迥,水禽呼。
越溪寒雨战菰蒲。
扁舟赚得西施去,
枉费良金写作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湖面,云雾弥漫,带着凄凉的气氛,满湖的秋水让人愁绪满怀,仿佛梦境中的旧宫梧桐树也随之凋零。西江的碧水自古以来就冷漠无情,送走了鸱夷之子,留下一片荒凉的沼泽。烟草从远方升起,水鸟在呼唤,越溪的寒雨打湿了菰蒲,扁舟上西施的身影似乎也在远去,真是徒劳无功地用良金来描绘这幅图景。

注释

  • 云物: 指云雾和天地间的景物。
  • 凄清: 形容秋天的清冷和凄凉。
  • 遗愁梦: 旧梦带来的愁苦。
  • 鸱夷: 指历史上的鸱夷子,传说中的美男子,代表失落的情感。
  • 沼吴: 指吴国的沼泽,象征着荒凉和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词和诗,风格多样,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追求意境的深远和情感的真挚。

创作背景

《鹧鸪天》写于郑文焯对故国的怀念与秋天的感慨之际,通过描绘湖泊的秋景,表达了对旧梦和历史的思考与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充满了秋天的萧瑟与思古的情怀。诗人以“云物凄清秋满湖”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似乎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孤寂的秋日湖边。接着,诗人通过“遗愁梦落故宫梧”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创设了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诗中的意象交错,既有湖泊的宁静,又有秋雨的纷飞,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后半部分的“西江终古无情碧”,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似乎在感慨历史的冷酷与无情。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通过“越溪寒雨战菰蒲”,展现了秋天的阴冷,暗示着心中的战斗与挣扎。最后一句“枉费良金写作图”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惋惜,似乎是对一种理想的追求,但却最终归于失落。

整首诗的情感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传达出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对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物凄清秋满湖: 通过描写秋天湖面的景象,渲染了凄清的气氛。
  2. 遗愁梦落故宫梧: 追忆往昔,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与愁苦。
  3. 西江终古无情碧: 反映历史的无情与冷漠,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4. 送了鸱夷便沼吴: 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惋惜。
  5. 烟草迥,水禽呼: 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孤独与寂寞。
  6. 越溪寒雨战菰蒲: 强调秋雨的寒冷,象征内心的挣扎。
  7. 扁舟赚得西施去: 将历史与个人情感结合,反映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8. 枉费良金写作图: 表达一种无奈的心情,对理想的追求最终却无果而终。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湖水比作无情的历史,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 通过水禽的呼唤,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 诗中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使得意境更为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的思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物: 象征着不确定与变幻的情感。
  • 秋湖: 代表着孤独与凄凉的境遇。
  • 西江: 象征历史的悠久与冷漠。
  • 西施: 代表美好与失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鸱夷”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失落
    • C. 战争
    • D. 自然
  3. 诗人对西江的态度是:

    • A. 愉悦
    • B. 无情
    • C. 温暖
    • D. 亲切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反映对时局的忧虑与个人的失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追忆。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 两首诗都体现了孤独与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对自我情感的表达,而郑文焯则更多地融入了历史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郑文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