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和心斋大兄,题蕙孙妹《浣纱词卷》作》
时间: 2025-01-07 18:36: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母窗深,水晶帘静,吟来好句难酬。
粲银钩小字,巧语莺偷。
为惜光风窄窄,怎禁得如许闲愁。
肠断也,珊瑚敲折,无地埋忧。
攒眸。落红阵阵,遣游丝断絮,争上眉头。
是书生不栉,独擅风流。
赢得青衫湿透,都付与檀板清讴。
频回首,箫声缥缈,何处秦楼。
白话文翻译:
在深深的云母窗后,水晶帘静悄悄地垂挂,吟诵出的好句子却难以回报。
那银钩般的小字闪烁着,巧妙的言语仿佛被黄莺偷走。
为了珍惜这微弱的光风,怎么能忍受如此的闲愁?
肠子断了,像珊瑚一样折断,再也没有地方埋葬这忧愁。
凝眸远望,落花阵阵,游丝断絮,纷纷扰扰,争着上眉头。
难道只有书生不加梳理,独自享受这风流?
换来的青衫湿透,全都交给了檀板的清歌。
频频回首,箫声缥缈,究竟在哪里的秦楼?
注释:
- 云母窗:窗户用云母制成,形容窗户深邃而美丽。
- 水晶帘:用水晶制成的帘子,形容其清澈透明。
- 粲银钩:形容字迹如同银钩般闪亮。
- 游丝断絮:比喻游荡的丝线和断裂的絮状物,形容纷乱的思绪。
- 秦楼:指古代的楼阁,常用来象征美好的爱情或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珠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她的诗多描写女性的情感和生活,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源自江珠对生活、爱情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她在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孤独与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深切的情感。开篇通过对窗帘和静谧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随即引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美好过去的向往。诗中的“云母窗深,水晶帘静”,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映射,代表着一种内心的深邃与复杂。
诗中反复出现的“肠断”、“青衫湿透”则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使人感受到一种细腻的美感。同时,诗中“频回首,箫声缥缈,何处秦楼”一句,将思念与音乐结合,表现了对往昔爱情的追忆,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在词句上极具韵律感,情感上则层层深入,既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展现了江珠作为女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母窗深,水晶帘静:窗户深邃,帘子清静,设定了一个宁静的环境。
- 吟来好句难酬:吟诵的好句子却难以回报,表现了创作的孤独感。
- 粲银钩小字,巧语莺偷:字迹闪亮,形容言语的巧妙,指代美好的情感被偷走。
- 为惜光风窄窄,怎禁得如许闲愁:珍惜微弱的光风,难以忍受的闲愁,表达了内心的无奈。
- 肠断也,珊瑚敲折,无地埋忧:情感的痛苦如同折断的珊瑚,无法掩埋内心的忧愁。
- 攒眸。落红阵阵,遣游丝断絮,争上眉头:凝视远方,落花纷纷,游丝和断絮象征着内心的纷乱。
- 是书生不栉,独擅风流:书生不修饰自己,表现出孤独的风流。
- 赢得青衫湿透,都付与檀板清讴:青衫因泪湿透,所有情感都寄托在清歌之中。
- 频回首,箫声缥缈,何处秦楼:频频回首,听到箫声,思念的地方在哪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肠断”比喻内心的痛苦。
- 拟人:如“游丝断絮”,赋予自然物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情感的深刻探索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诗中表现了孤独、思念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母窗:象征深邃与宁静。
- 水晶帘:代表清澈和透明的情感。
- 落红:象征逝去的美好。
- 箫声:引发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云母窗深”中的“云母”指代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矿石
C. 一种窗帘材料
D. 一种书法 -
“粲银钩小字”中“银钩”用来形容什么? A. 字迹
B. 诗句
C. 风景
D. 情感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与思念,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共鸣。而江珠的诗则更加细腻,展现了对生活和爱情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女性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