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小素大嫂“停琴伫月图”》
时间: 2025-01-06 04:22: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小素大嫂“停琴伫月图”
作者:江瑛 〔清代〕
素练明寒,香鬟雾湿,半庭辉接烟浮。
忆云和音杳,凄绝仙俦。
目断银河一抹,广寒远旧空留。
更谁奏高山流水,遗响千秋。
徒愁。知音寂寂,自立尽桐阴,对影凝眸。
念钧天梦隔,韶乐谁修。
我亦蕊珠旧侣,伤共谪恨并云流。
云流处人间天上,两地悠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境是:月色明亮,清冷的白纱如同寒光,香鬟的雾气湿润了庭院,半庭的光辉与烟雾相接。回忆起云中和声已然杳无音信,凄凉的仙侣已经离去。目光穿越银河的一抹,广寒宫的旧情仍然空留。谁能再奏起高山流水的乐曲,遗留的音响在千秋中回荡。徒然感到忧愁,知音却是寂寂无闻,独自立在桐树阴影之下,对着影子凝视。想念钧天的梦隔离,韶乐又有谁来修复?我也是昔日的蕊珠伴侣,伤感于共谪的恨意如云般飘流。云流之处,分隔在人间与天上,悠悠两地。
注释
- 素练:白色的轻纱,形容月光明亮。
- 香鬟:指女子的发髻,形容女性的妆容。
- 杳:遥远、隐秘。
- 凄绝:形容凄凉绝望。
- 银河:天上的星河,常用来象征距离。
- 广寒:指月宫,常与嫦娥相关。
-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之乐,出自古代传说。
- 蕊珠:原指珠子,此处引申为旧日的知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江瑛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生活在江南一带,才情出众,擅长词作和诗歌。她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江瑛对昔日知音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失去的友谊和爱情的惆怅,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细腻与深邃。
诗歌鉴赏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的诗。诗的开篇便以“素练明寒,香鬟雾湿”描绘出一个清冷而又幽静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忆云和音杳,凄绝仙俦”则直接引入了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目断银河一抹,广寒远旧空留”一句,利用银河的意象,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展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孤独感。而“更谁奏高山流水,遗响千秋”则极具诗意,暗示着知音难觅的悲哀。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孤独的深思。尤其是“云流处人间天上,两地悠悠”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虽可流转,但终究难以相聚。诗中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江瑛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女性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练明寒:以“素练”形容月光的清冷,暗示着环境的宁静与孤寂。
- 香鬟雾湿:描绘了女子妆容的细腻,反衬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 忆云和音杳:触发对往昔美好的回忆,表达对知音的思念。
- 目断银河一抹:用银河象征距离和失落感,增添了诗的离愁。
- 徒愁: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愁苦。
- 知音寂寂:强调了知音的孤独与难寻。
- 念钧天梦隔:暗示着对理想与现实的隔阂。
- 两地悠悠: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强调了人间与天上,情感的遥远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素练”,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如“知音寂寂,自立尽桐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音响形象化,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失去的知音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无奈,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 素练:象征纯洁与清冷,代表着月色的孤寂。
- 香鬟:象征女性的柔美与细腻。
- 银河:象征遥远的距离与难以逾越的隔阂。
- 高山流水:象征知音与音乐的美好,代表着人际关系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江瑛
C. 杜甫
D. 白居易 -
“高山流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爱情
B. 友谊
C. 财富
D. 权力 -
“云流处人间天上,两地悠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哀伤
C. 愤怒
D. 自豪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江瑛与李清照的作品都体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与深刻,但江瑛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的波动与变化。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江瑛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