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中秋夕山居无侣,月色又复黯然,酒兴诗情,消歇殆尽。和霞公韵,补成此解》
时间: 2025-01-19 19:18: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中秋夕山居无侣,月色又复黯然,酒兴诗情,消歇殆尽。
云叶丛阴,烟丝织暝,鸣秋声噤霜钟。
碧海青天何恨,吊影愁侬。
莫是不堪回首,故园月偏倩尘封。
空延伫,山深夜响,桂子零风。
回溯旗亭旅况,算争传水调,谁与纱笼。
今才算巢营垤蚁,衣换茅龙。
遥望隔江烟火,归梦绝倦眼惺忪。
嫦娥笑,霜髭留伴凫翁。
白话文翻译:
在中秋的夜晚,我独自居住在山中,月光洒下,却显得格外黯淡,酒兴和诗情已全部消散。
云叶掩映,烟丝交织成夜幕,秋声沉寂,似霜钟的鸣响。
碧海和青天,何曾有过怨恨,唯有那影子让我感到忧伤。
难道是因为不堪回首,故乡的月光偏偏被尘封?
我空自伫立,山深夜静,桂花在微风中飘零。
回想起在旗亭的旅途,算起来争传的水调,谁来与我共纱笼?
如今才算是巢营小蚂蚁,衣物换成了茅龙。
遥望隔江的烟火,归梦已然让人倦眼朦胧。
嫦娥在笑,霜髭与我这凫翁相伴。
注释:
- 黯然:暗淡、忧伤的样子。
- 鸣秋声:秋天的声音,指秋虫鸣叫。
- 吊影:指对影子的思念,寓意对远方的思念。
- 倩尘封:美丽的月光被尘封,暗指对往事的怀念。
- 桂子:指桂花,象征中秋的节日。
- 凫翁:指鸭子和老人的结合,寓意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是清代的诗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擅长诗词、散文等多种文体。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而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中秋佳节,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明月,感到孤寂和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杨玉衔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中秋夜的孤独与思乡情。开篇即描绘了一个寂寞的山居场景,月光虽明亮,却带着一丝黯然,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引人深思。诗中通过对秋声、云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令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凄凉。
随着诗句的深入,孤独感愈加浓厚,诗人对故乡的回忆愈发显得悲伤。尤其是“故园月偏倩尘封”,不仅表达了对故乡月光的怀念,更通过月亮象征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人通过桂花的飘零,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气氛,仿佛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在意境上层层递进,最后的“嫦娥笑,霜髭留伴凫翁”,既有对孤独的自嘲,也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秋夕山居无侣:在中秋的晚上,独自在山中,身边没有伴侣。
- 月色又复黯然:月光虽然明亮,但内心却感到忧伤。
- 酒兴诗情,消歇殆尽:酒兴和诗情已然消散,心情变得沉重。
- 云叶丛阴,烟丝织暝:云和树叶交织成了阴影,烟雾编织着夜幕。
- 鸣秋声噤霜钟:秋虫的鸣叫声如霜钟般沉寂。
- 碧海青天何恨:在碧海和青天之间,何曾有过什么怨恨呢?
- 吊影愁侬:对着影子,感到无尽的忧愁。
- 莫是不堪回首,故园月偏倩尘封:难道是因为不堪回首,故乡的月光被尘封?
- 空延伫,山深夜响,桂子零风:我空自伫立,山中夜静,桂花在微风中飘落。
- 回溯旗亭旅况:回忆起在旗亭的旅途。
- 算争传水调,谁与纱笼:算起来争传的水调,谁来与我共纱笼?
- 今才算巢营垤蚁,衣换茅龙:如今才算是巢营小蚂蚁,衣物换了新装。
- 遥望隔江烟火,归梦绝倦眼惺忪:遥望隔江的烟火,归梦让人倦眼朦胧。
- 嫦娥笑,霜髭留伴凫翁:嫦娥在笑,霜髭与我这凫翁相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故园的象征,暗含对故乡的思念。
- 拟人:让嫦娥和霜髭有了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碧海青天何恨,吊影愁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思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中秋节的特殊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思乡和美好回忆。
- 桂花:象征中秋佳节,传达愁苦与孤独。
- 江烟火:象征繁华与希望,映衬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乡
- C. 愤怒
- D. 厌倦
-
诗中“嫦娥笑”意指什么?
- A. 对月亮的赞美
- B. 对孤独的调侃
- C. 对爱情的期盼
- D.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也有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月光照在床前,思乡情切。
- 杨玉衔《凤凰台上忆吹箫》:更加细腻,环境描写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秋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