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成遗老斋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6 04:11:24

旧说颍川宜老人,朱樱斑笋养闲身。

无心已绝衣冠念,有眼不遭车马尘。

青简自书遗老传,白须仍写去年真。

斋成谩作笑谈主,已是萧然一世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旧说颍川宜老人,朱樱斑笋养闲身。
无心已绝衣冠念,有眼不遭车马尘。
青简自书遗老传,白须仍写去年真。
斋成谩作笑谈主,已是萧然一世宾。

白话文翻译:

流传已久的说法是,颍川地区适合老年人居住,朱樱和斑笋使人得以养生。
我已无心于名利,不再想到衣冠的念头,眼前也不再见到车马的尘埃。
我用青简自撰留下遗老的传记,白须依旧记得去年的真实。
斋堂完成后,我随意谈笑成了主,已经是安静淡泊的一生宾客。

注释:

  • 颍川: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盛产人才,适合隐居。
  • 朱樱:指樱桃,象征美味和养生。
  • 斑笋:竹笋的一种,象征清淡的饮食生活。
  • 青简:青色的简册,古人书写用的工具。
  • 遗老:指老年人,或传承的文人。
  • :表示隐居的地方,或文人所居之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及政治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二人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辙的诗歌风格以清新洒脱著称,常寄情于山水,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初成遗老斋二首》是苏辙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作的产生背景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苏辙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最终选择归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开篇提到“颍川宜老人”,即表明他对隐居生活的认可与推崇;而“朱樱斑笋养闲身”则是对自然生活的赞美,表现出一种宁静和闲适。接着,诗人强调自己对衣冠名利的绝念,体现出内心的自由与解脱,表达了一种“无心”而不被外界纷扰的态度。诗的后两句,诗人用“青简自书遗老传”自谦,表明自己在此隐居生活中仍然保持对往事的记忆与反思,尽管白须已生,但心中依旧充满对生活的真实与热爱。最后一句“已是萧然一世宾”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已经习惯了这种淡泊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隐居生活的赞颂,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从而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说颍川宜老人:提到古代流传的观点,颍川适合老年人居住,暗示诗人对隐居的向往。
  2. 朱樱斑笋养闲身: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清新,朱樱和竹笋象征自然的养生之道。
  3. 无心已绝衣冠念: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表示他已不再追求世俗的繁华。
  4. 有眼不遭车马尘:强调隐居生活的宁静,远离尘世的喧嚣。
  5. 青简自书遗老传:说明诗人用青简写下自己的生活与思想,传承个人的生活哲学。
  6. 白须仍写去年真:即使年老,仍然记得过去的真实,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7. 斋成谩作笑谈主:自嘲自己在斋堂内闲聊,表现出一种轻松与自在的心态。
  8. 已是萧然一世宾:最后总结,已经适应这种淡泊的生活,心灵的宁静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简自书”与“白须仍写”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隐喻生活的清淡与宁静,用自然元素比拟理想的生活状态。
  • 排比:整首诗在语气上形成一种渐进结构,展现由外至内的心灵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超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领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颍川:象征理想的隐居之地。
  • 朱樱与斑笋: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 青简:象征文化的传承与个人的思想。
  • 白须:象征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颍川”是指: A. 一种植物
    B. 古代地名
    C. 一位诗人

  2. “朱樱斑笋养闲身”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名利
    B. 自然生活
    C. 旅行

  3. “白须仍写去年真”中的“白须”象征: A. 财富
    B. 生命的真实
    C. 年龄的增长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苏辙的《初成遗老斋二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加强调对名利的超脱与内心的安宁,而后者则更多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恬淡。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相辅相成,均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辙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陶渊明与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