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泉岩》
时间: 2025-01-06 13:08: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泉岩
作者: 彭维新 〔清代〕
兹崖韫高德,不欲矜有余。
盈腹贮乳水,纤罅鸣佩琚。
夏润冬不缩,点滴均数疏。
一线下云窦,汇入芙蓉渠。
镜澄天在水,中无惊饵鱼。
曾洗仙药鼎,时溅游人裾。
绿苔有新意,丹壁无宿于。
窄厂足容膝,可以读吾书。
稚松匝戢戢,好风来徐徐。
茶铛近挹取,小啜尘虑袪。
流润历千劫,应有神物居。
何当作霖雨,及时起焦枯。
白话文翻译
这座崖壁蕴含着高尚的品德,不愿意炫耀自己的丰盈。
肚子里装满了乳白色的水,细缝中发出佩玉的鸣响。
夏天滋润,冬天不缩,滴水都显得稀疏。
一道细线从云层下流出,汇入芙蓉的水渠。
镜子般清澈的水面上,天光映照,没有惊吓到的鱼儿。
曾经洗涤过仙药鼎,偶尔溅湿游人的衣裳。
绿苔散发出新的意趣,丹壁上没有旧的痕迹。
狭窄的地方足以容膝,正好可以读我的书。
小松树环绕得紧紧,和风轻轻吹拂。
茶壶近在手边,轻啜一口,驱散心中的尘虑。
流淌的水历经千劫,必定有神物栖息。
何时能像雨水一样及时降下,拯救焦枯的植物。
注释
- 兹崖:此处的崖壁。
- 韫高德:蕴藏着高尚的品德。
- 盈腹贮乳水:肚子里装满了乳白色的水。
- 纤罅鸣佩琚:细缝中发出佩玉的鸣响。
- 云窦:指云层或云的缝隙。
- 芙蓉渠:水渠或水道,意指荷花的水道。
- 仙药鼎:传说中的仙人炼制药物的鼎,象征神秘与灵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维新,清代诗人,擅长写山水诗,诗风清新脱俗,内容多描绘自然风光及其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其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碧泉岩》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自己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碧泉岩》是一首描绘自然美的山水诗,诗中通过对水、岩石、松树等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超脱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开篇即以“兹崖韫高德”引入,显示出他对崖壁的崇高品质的赞美,暗示自然本身所蕴含的高尚品德,既是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对自我的反思。接着,诗人通过“盈腹贮乳水”的形象,展现出泉水的丰盈与清澈,赋予泉水以生命的气息。
“夏润冬不缩,点滴均数疏”描绘出泉水四季如春的特性,展现自然的恒久与韧性。而“一线下云窦,汇入芙蓉渠”则描绘出泉水的流向,仿佛在将自然的美好传递给每一个生命。最后,诗人以“何当作霖雨,及时起焦枯”结尾,表达了对时雨的期待,象征着对生命的滋润与关怀。
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体现了清代山水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兹崖韫高德,不欲矜有余。
描述崖壁的品德高尚,象征着谦逊和内涵。 -
盈腹贮乳水,纤罅鸣佩琚。
形象地描绘泉水的丰富与清澈,细缝中流动的声音如同美玉的鸣响。 -
夏润冬不缩,点滴均数疏。
描绘泉水在不同季节的表现,展示其恒久的特性。 -
一线下云窦,汇入芙蓉渠。
形象化泉水的流向,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镜澄天在水,中无惊饵鱼。
描绘水面如镜,天光倒映,展示宁静的意境。 -
曾洗仙药鼎,时溅游人裾。
表现泉水的神秘与灵动,偶尔溅湿游人衣裳。 -
绿苔有新意,丹壁无宿于。
描绘自然的生机与变化,环境的清新。 -
窄厂足容膝,可以读吾书。
表达诗人对宁静环境的珍视,能够在此处读书思考。 -
稚松匝戢戢,好风来徐徐。
描绘松树环绕,风轻拂的宁静场景。 -
茶铛近挹取,小啜尘虑袪。
表达享受宁静生活的乐趣,通过喝茶来驱散烦恼。 -
流润历千劫,应有神物居。
暗示泉水的历史悠久,必定有神秘的存在。 -
何当作霖雨,及时起焦枯。
表达对及时雨的渴望,象征着生命的滋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盈腹贮乳水”,将泉水比作母乳,形象生动。
- 拟人:如“流润历千劫”,赋予泉水生命的历史感。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使诗句更加和谐,增强了音韵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崖、泉:象征高尚与生命。
- 松、苔:代表生机与宁静。
- 茶、书:象征智慧与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盈腹贮乳水”指的是: A. 水的清澈
B. 泉水的丰富
C. 水的颜色 -
“何当作霖雨”中“霖雨”的意思是: A. 雨水
B. 干旱
C. 清晨 -
诗中表现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意象是: A. 书本
B. 茶壶
C. 碧泉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美,表达诗人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但王维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彭维新则强调自然景观的高洁与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山水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彭维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