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桥》
时间: 2024-12-29 18:18: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邓尉多名山,奇秀自兹始。
彩虹映中流,浩渺不知里。
红叶残霞明,青芦晚风起。
徘徊月初出,长空净如洗。
桥头倚横笛,清兴曷云已。
双崦一镜中,空明有如此。
月气不在天,冥冥化为水。
白话文翻译:
邓尉山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奇特而秀丽的风景从这里开始。
彩虹映照在河水中,浩瀚的水面让人看不清楚其中的深处。
红叶在落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明亮,青芦在晚风中摇曳生姿。
我在月光初升时徘徊,长空显得格外澄净。
在桥头倚靠着横笛,心中情趣难以言表。
双重的山峦像一面镜子,空灵明净如此。
月光不再高挂于天际,朦胧间化作了水面上的波光。
注释:
- 邓尉:指的是邓尉山,位于中国的名山,有“名山”之称。
- 奇秀:奇特而秀丽,形容山水的美丽。
- 彩虹:指自然现象中的彩虹,寓意美好。
- 冥冥:形容黑暗而朦胧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彩虹”和“月气”是自然界的显现,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心灵的宁静。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曾莹,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以清丽见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潘曾莹游览邓尉山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抒发了对山水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哲思。
诗歌鉴赏:
《虎山桥》是一首充满自然美的山水诗,描绘了邓尉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彩虹”、“红叶”、“青芦”,这些自然元素不仅展现了山水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以“邓尉多名山”引入,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崇高的景观,接着通过彩虹与水流的映衬,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红叶和晚风的描写,则带来了浓厚的秋意,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特别是在描写“月初出”的场景时,诗人通过“长空净如洗”的比喻,表达了对宁静夜空的赞美,仿佛一切杂念都被洗净,只有自然的美在心中荡漾。最后几句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邓尉多名山,奇秀自兹始。”:邓尉山上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奇特而秀丽的风景在这里开始。
- “彩虹映中流,浩渺不知里。”:彩虹倒映在水中,水面浩渺让人难以看清深处。
- “红叶残霞明,青芦晚风起。”:红叶在落霞的映衬下显得明亮,青芦在晚风中摇曳。
- “徘徊月初出,长空净如洗。”:在月光初升时徘徊,长空显得格外澄净。
- “桥头倚横笛,清兴曷云已。”:在桥头倚靠着横笛,心中的情趣难以言表。
- “双崦一镜中,空明有如此。”:双重的山峦如同一面镜子,空灵明净如此。
- “月气不在天,冥冥化为水。”:月光不再高挂于天际,朦胧间化作水面上的波光。
-
修辞手法:
- 比喻:"双崦一镜中",用镜子形容山峦,表现出清澈明净的意象。
- 对仗:“红叶残霞明,青芦晚风起”,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哲理。
意象分析:
- 彩虹:象征美好与希望。
- 红叶: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青芦:象征生机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景色主要是哪个地方?
- A. 黄山
- B. 邓尉山
- C. 泰山
-
诗中“月初出”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纷乱
- B. 宁静
- C. 热闹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
- A. 春花
- B. 秋叶
- C. 冬雪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传统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