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
时间: 2025-01-17 09:27:24意思解释
赠人
作者: 刘岩 〔清代〕
原文展示:
邹阳休上书,缧绁非所耻。
祸虽如风飙,义命有根柢。
次公从长公,讲经狴犴底。
闻道在崇朝,夕死亦可矣。
刑以惩小人,怀之在君子。
匕鬯苟不隳,何妨惊百里。
委运与思愆,并行正相倚。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高洁品格和忠义精神的赞美。诗中提到邹阳不必上书,因身处囹圄并不算耻辱。即使祸患如同狂风暴雨,但义理和生命是有根基的。提到古代的公子,如同长公那样,讲授经义,虽死也无怨无悔。刑法用来惩罚小人,而君子则怀有宽广的胸怀。如果匕首和祭品不遭受损害,何必在乎外界的惊动?命运和思虑相辅相成,古人伟业的成就,皆源于对忧患的警觉。
注释:
- 邹阳:春秋时期的邹阳,著作有《邹阳书》,他在历史上被视为忠臣。
- 缧绁:囚禁的刑具,引申为被囚禁的状态。
- 狴犴: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代表着法律和惩罚。
- 匕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象征着忠诚和祭祀的精神。
- 忧患:忧虑和烦恼,古人常以此警惕自己,促使进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岩,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忠义之情,关注社会时事。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不安,刘岩在诗中表达了对忠义的坚持与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
诗歌鉴赏:
《赠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古代忠臣典型的描绘,展现出对品德与信仰的坚守。开篇提到邹阳,意在强调即使身处逆境,保持心中信念的重要性。诗中的“义命有根柢”一语,深刻揭示了义理是人生的基石,面对外界的风雨,心中有信仰,才能坚定不移。接着,诗人提到古代公子的身影,进一步强调了传承与教化的重要性。最后几句则通过对命运和思虑的辩证关系的探讨,彰显了古人伟业的成就不是偶然,而是源于深厚的忧患意识。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沉稳而有力,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邹阳休上书:指邹阳不必上书,意在强调不必因囚禁而感到羞耻。
- 缧绁非所耻:被囚禁并非羞耻,反而可以保全自己的品德。
- 祸虽如风飙,义命有根柢:即使灾祸如同狂风暴雨,但正义与生命是有根基的。
- 次公从长公:提到历史上忠义之士的传承。
- 讲经狴犴底:在狴犴下讲经,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坚持信仰。
- 闻道在崇朝,夕死亦可矣:听从道理,即使死去也无怨无悔。
- 刑以惩小人,怀之在君子:刑罚用来惩罚小人,君子心怀宽广。
- 匕鬯苟不隳,何妨惊百里:若匕首祭品不受损害,外界的惊动又何妨。
- 委运与思愆,并行正相倚:命运与思考相辅相成,共同影响人生。
-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古人伟大的成就,皆源于对忧患的警觉与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刑以惩小人,怀之在君子”。
- 象征:使用匕鬯等器具象征忠诚和祭祀精神。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赞美,强调即使身处困境,仍应坚守信念,关注内心的道义与良知。诗人通过对古人的追忆,警示后人要铭记忧患意识,以成就伟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邹阳:忠臣的象征。
- 缧绁:象征逆境。
- 狴犴:法律与惩罚的象征。
- 匕鬯:忠诚与祭祀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邹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忠臣
B. 小人
C. 诗人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匕鬯”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忠诚与祭祀
C. 财富
答案: B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享乐
B. 忧患意识与忠义
C. 爱情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感叹人生的无常。
- 《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岩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