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菊庵李道人》

时间: 2024-10-02 08:11:57

万言万当眼睛毒,一裘一盂口体足。

不共孤竹子争薇,却与柴桑翁争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菊庵李道人
刘克庄 〔宋代〕
万言万当眼睛毒,一裘一盂口体足。
不共孤竹子争薇,却与柴桑翁争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万言万当的美文,虽让人眼前一亮,却是毒药;一件皮裘、一盂食物,才是身体所需。与孤竹子一起争论薇菜的美味,不如和柴桑翁一起品味菊花的清香。

注释:

  • 万言万当:形容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言辞犀利。
  • 眼睛毒:比喻华丽的文字虽美,但可能对人有害。
  • 一裘一盂:指的是一件皮衣和一碗食物,代表生活的基本需求。
  • 孤竹子:可能指的是孤独的人或事物,暗指一些孤芳自赏的文人。
  • 柴桑翁:指的是擅长品茶、爱好菊花的老者,象征着知音和悠然自得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惟道,号雪庵,南宋时期的诗人及词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和文学的深刻见解。李道人是作者的友人,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强调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明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万言万当”的美文与“一裘一盂”的实际需求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文学与生活的对立。作者认为,华丽的文字虽然引人注目,却难以真正满足人的需求,反而可能造成误导和伤害。与其追求那些华美的表象,不如享受身边的简单生活,真正地体会生活的滋味。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孤竹子与柴桑翁,分别象征了孤独的追求和悠然的生活态度。孤竹子或许追求的是形式上的美和名声,而柴桑翁则是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在轻松的语气中透露出深刻的哲理,引导人们反思生活的意义,寻找更为真实的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言万当眼睛毒:虽然有千言万语的美丽词句,但它们可能是有害的,给人以误导。
  2. 一裘一盂口体足:反而是实际的物质需求才是生活的根本,保暖和温饱更为重要。
  3. 不共孤竹子争薇:不愿与那些孤独的人争论谁的生活更美好。
  4. 却与柴桑翁争菊:更愿意与柴桑翁一起欣赏菊花,享受生活的小确幸。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华丽的文字与实际的生活需求,强调生活的真实面貌。
  • 比喻:以“万言万当”比喻华丽的文学表象,以“裘与盂”比喻生活的必需品。
  • 象征:孤竹子和柴桑翁分别象征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生活的真实与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被浮华的表象迷惑,而要关注生活的本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幸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言万当:象征华丽的文字与表象。
  • 一裘一盂:代表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
  • 孤竹子:象征孤独的追求与争论。
  • 柴桑翁:象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哲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言万当”是指什么? A. 生活的必需品
    B. 华丽的文学作品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B

  2. “一裘一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物质需求
    C. 文学追求
    答案:B

  3. 作者更愿意与谁争论? A. 孤竹子
    B. 柴桑翁
    C. 其他文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自君之芳邻》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王维):同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赋得自君之芳邻》(白居易):通过对邻里关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幸福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刘克庄研究》
  •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