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但见颛朝久,谁知媚灶勤。
纷纷由嬖进,非特一商君。
白话文翻译:
只看到朝廷上官员任职已久,谁知道那些在火灶旁忙碌的人辛勤付出。
纷纷都是通过宠幸而得志,并非只有商君一个人。
注释:
- 颛朝:指朝廷,形容朝政繁忙。
- 媚灶:形容在厨房等杂务工作中辛勤劳作的人。
- 纷纷:形容众多的样子。
- 嬖:指宠爱,指那些受宠的官员。
- 商君:指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以法治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景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上以诗、词、文著称。他的诗风豪放,常常反映出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刘克庄的诗作多表现出对士人的关怀以及对统治者的鞭挞,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官场的观察,揭示了许多官员并非凭借才干,而是通过阿谀奉承和宠幸获得地位的现象,反映了时代的弊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和不公,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开头“但见颛朝久”便直指官场的滞闷与腐化,诗人用“谁知媚灶勤”来对比那些默默无闻却辛勤工作的人,暗示了真正的劳苦者往往不被重视。诗中提到的“纷纷由嬖进”,更是揭示了一个权力游戏的真实面貌:只有通过迎合上级才能获得晋升,体现了对权力与道德沦丧的无奈与批判。整首诗用词简练却耐人寻味,既有对现实的冷峻观察,又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但见颛朝久:这句指出朝廷中官员的任职时间长,暗示他们的腐化和无能。
- 谁知媚灶勤:表现出那些在幕后辛劳工作的人未受重视,凸显了社会的不公。
- 纷纷由嬖进:强调了官场中的晋升多依靠阿谀奉承,而非真正的才干。
- 非特一商君:意指这种现象并不只是个别情况,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颛朝久”与“媚灶勤”形成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反讽:通过“媚灶勤”指出那些不受重视的劳动者,隐含对官员的讽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讽刺,揭示了官场的黑暗与不公,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表现出诗人对真才实学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颛朝:象征权力中心,代表官场的复杂与腐败。
- 媚灶:象征辛勤劳作,代表真实的社会底层人士。
- 商君:象征历史上因才干而被重用的少数人,反映出对士人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颛朝”指的是什么? A. 田地
B. 朝廷
C. 厨房
D. 学校 -
诗中“媚灶”所指的是? A. 受宠的官员
B. 忙碌的厨师
C. 辛勤的劳工
D. 富裕的人 -
“纷纷由嬖进”表达了什么样的现象? A. 依靠才干获得地位
B. 依靠亲缘关系获得地位
C. 依靠阿谀奉承获得地位
D. 依靠努力奋斗获得地位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同样反映了社会动乱与民生疾苦。
- 白居易《卖炭翁》: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杜甫的作品,都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二者在表现情感上各有千秋,刘克庄较为直接,杜甫则多了几分悲悯。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