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岁》

时间: 2025-01-19 22:44:33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

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

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

自従此礼衰,伏腊有饥卧。

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

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

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

相従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馈岁
作者:苏辙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
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
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
自従此礼衰,伏腊有饥卧。
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
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
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
相従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白话文翻译:

周公制定的乡土礼仪,没有什么是可以相互交流和借助的。用鼎中的肉来送给子思,烹煮的猪肉从阳光下出来。亲戚之间的交往随着身份高低而有所不同,哪里还会问小事与大事呢?自从这个礼仪衰退后,腊月时节连饥饿的梦都难以安睡。乡人们怀念古老的风俗,互相往来如四座齐全。东邻把东西送到西边的家,像蚂蚁一样不断往返。宁愿我自己不吃喝,也不想让你们有过错的指责。我们一起欢庆新春,面带愉快的笑容。

注释:

  • 周公:周公旦,周朝的政治家、礼仪制定者。
  • 乡礼:乡村的礼仪。
  • 鼎肉:用鼎煮的肉,象征丰盛的食物。
  • 子思:孔子的弟子,代表高尚的品德。
  • 伏腊: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酬酢:交往、往来。
  • 愉和:愉快和谐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三人都以文学成就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礼仪与传统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古代礼仪的怀念及对当下状况的忧虑,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诗歌鉴赏:

苏辙的《馈岁》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展现了对古代礼节的怀念和对当今社会交往方式的探讨。诗中提到的“周公制乡礼”引领读者回顾那些古老而庄重的礼仪,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中,礼节的缺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苏辙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人情冷漠现象的忧虑。

诗中描绘了乡人们的生活,他们互相往来、相互关心,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更加温暖和谐,而不应该仅仅依靠物质的交换。最后,“相従庆新春,颜色买愉和”一句,更是表明了即使在礼仪衰退的背景下,人们依然渴望团聚、渴望欢乐的心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现代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周公制乡礼:指古代的礼仪制度。
    • 无有相通佐:没有可以互相借助的地方。
    • 鼎肉送子思:用鼎中的肉来赠送给子思,象征对高尚品德的尊重。
    • 烝豚出阳货:烹煮的猪肉象征丰收之意。
    • 交亲随高低:亲戚之间的关系因地位不同而异。
    • 岂问小与大:不再关注礼节的细微之处。
    • 自従此礼衰:自古以来,礼仪衰退的表现。
    • 伏腊有饥卧:腊月时节的困境,饥饿的睡眠。
    • 乡人慕古俗:乡民们对古老风俗的怀念。
    • 酬酢等四坐:彼此的交往如同四周的朋友。
    • 东邻遗西舍:邻里之间的互助。
    • 迭出如蚁磨:比喻邻里往来频繁。
    • 宁我不饮食:宁愿自己不吃喝。
    • 无尔相咎过:不想让你们有责怪。
    • 相従庆新春:一起欢庆新春。
    • 颜色买愉和: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蚁磨”形象描绘邻里间的频繁交往。
  • 主题思想

    • 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现代人际关系的反思,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和谐。

意象分析:

  • 乡礼:象征传统文化和礼仪。
  • 鼎肉:象征丰收与高尚的品德。
  • 腊月:象征困境和饥饿。
  • 新春:象征团聚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的《馈岁》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古礼的怀念
    b) 对现代生活的赞美
    c) 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2. 诗中提到的“周公”是谁? a) 一位诗人
    b) 古代的礼仪制定者
    c) 一位政治家

  3. “交亲随高低”中所表达的意思是? a) 亲戚之间的关系与地位无关
    b) 亲戚之间的关系与地位有关
    c) 亲戚之间的关系是随意的

答案

  1. a) 对古礼的怀念
  2. b) 古代的礼仪制定者
  3. b) 亲戚之间的关系与地位有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苏辙的《馈岁》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但苏辙更侧重于礼仪与人际关系的反思,而白居易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