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鼻城》

时间: 2025-01-17 08:36:45

千山欲尽垂为鼻,百战皆空但有城。

虎闯穴中秦地恐,龙飞渭上汉江倾。

雍人未有章邯怨,魏将犹存仲达精。

睥睨陵迟春草满,白羊无数向风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山欲尽垂为鼻,百战皆空但有城。
虎闯穴中秦地恐,龙飞渭上汉江倾。
雍人未有章邯怨,魏将犹存仲达精。
睥睨陵迟春草满,白羊无数向风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峦的形状像是一个巨大的鼻子,千山接连不断,似乎就要尽头;而经过无数次战斗,留下的只有孤零零的城池。生于秦地的猛虎在隐蔽的洞穴中感到恐惧,飞翔在渭河上的龙却倾斜了汉江。雍地的人尚未对章邯心生怨恨,而魏国的将领们依然怀有仲达的气度。春草茂盛,满山遍野,白羊在风中鸣叫,似乎在与世无争。

注释:

  • 千山:形容山脉绵延不绝。
  • 垂为鼻:比喻山的形状像鼻子。
  • 百战皆空:指经历了许多战争,最终什么都没有留下。
  • 虎闯穴中:虎在洞穴中,表示恐惧或隐蔽。
  • 龙飞渭上:龙飞翔在渭河上,象征力量与自由。
  • 章邯:指秦末名将,代表着权谋与战争。
  • 仲达:指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象征着军事才能与智慧。
  • 睥睨:俯视,形容一种高视阔步的气派。
  • 陵迟:指一种缓慢的状态。
  • 白羊:象征柔和与无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文学上以词、诗、文三方面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表达对时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石鼻城》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政治动荡,战事频繁,诗人通过对山川与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石鼻城》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历史的画面,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历史背景。诗中“千山欲尽垂为鼻”的意象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巍峨,也引发了对历史的深思。诗人通过虎与龙的对比,表现出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状态,暗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接着提到“雍人未有章邯怨,魏将犹存仲达精”,则反映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恩怨,尤其是在战乱中,英雄的存在与对比也显得尤为重要。最后一句“白羊无数向风鸣”则以生动的意象结束,寓意在春草复苏的时节,生灵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感,亦结合了自然景物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美感。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传达出对历史的反思,对个人与时代关系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山欲尽垂为鼻:描绘山脉的形状,展现自然景观的壮丽。
  2. 百战皆空但有城:强调战斗带来的无奈与孤独,留下的只有被战火摧残的城池。
  3. 虎闯穴中秦地恐:表达在动荡环境中生存的恐惧感。
  4. 龙飞渭上汉江倾:象征着自由与力量,反映出强者的豪情。
  5. 雍人未有章邯怨:说明历史上人们对英雄的看法及其变化。
  6. 魏将犹存仲达精:表现出英雄的风范与智慧。
  7. 睥睨陵迟春草满:描绘春天的景象,暗示生机与活力。
  8. 白羊无数向风鸣:传达自然和谐的意象,象征着宁静与无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鼻”,形象生动。
  • 对仗:如“虎闯穴中”和“龙飞渭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虎与龙分别象征了恐惧与力量,反映了不同的生存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反映了对战乱的感慨与对英雄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永恒。
  • :代表着战争的遗留与人们的孤独。
  • 虎、龙:分别象征恐惧与力量,反映出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不同处境。
  • 白羊:象征和平、安宁,与战争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山欲尽垂为鼻”所描绘的意象是什么?

    • A. 山脉的形状
    • B. 战争的残酷
    • C. 个人的情感
  2. “虎闯穴中秦地恐”中的虎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
    • B. 恐惧
    • C. 英雄
  3. 诗中提到的“仲达”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章邯
    • B. 曹操
    • C. 诸葛亮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1. 李白《庐山谣》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与苏辙《石鼻城》中的山川意象形成对比。
  2. 杜甫《春望》中的战乱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苏辙的思考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