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油制就腻罗纨,
冒雨行来蔽体宽。
兼采棕榈消暑湿,
也偕袯襫禦春寒。
濛濛丝散分如织,
点点珠跳泻即乾。
最好天晴横翠桁,
绿蓑影外一渔竿。
白话文翻译:
这件雨衣是用碧油制成的光滑绸缎,穿在身上可以遮挡雨水,宽大舒适。我还用棕榈叶制作的东西消暑解湿,也带着它抵御春寒。细雨如丝般纷纷落下,点点水珠在阳光下跳跃,瞬间便干了。最美的时光是晴天,绿蓑衣的影子投在横架的小船上,旁边则是一支渔竿静静地立着。
注释:
- 腻罗纨:腻,光滑的意思;罗,指细纱;纨,丝绸的一种。合起来指一种光滑细腻的绸缎。
- 冒雨:在雨中行走。
- 兼采棕榈:用棕榈叶制作的物品,通常用作遮阳或防湿。
- 袯襫:是古代的一种外衣,常用于防寒。
- 濛濛丝散:形容细雨如丝般飘洒。
- 泻即乾:水珠在阳光下迅速蒸发,表现出雨后晴天的清新。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清代人们生活中与自然和气候的直接关系,表现出以雨衣为媒介对生活状态的观察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青麟,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及日常生活,作品清新脱俗,充满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写作于雨季,诗人可能正经历着春雨,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雨具的赞美及在雨中生活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雨衣》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一件雨衣的形象,诗人通过对雨衣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智慧与适应能力。诗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从细腻的雨滴到温暖的阳光,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最后两句,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晴天的翠桁与渔竿,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细节的敏感与珍视。诗中不乏清新、幽雅的气息,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的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油制就腻罗纨:描述雨衣的材质,展现其光滑、细腻的特点。
- 冒雨行来蔽体宽:强调雨衣的实用性,展现其宽大能够遮蔽身体。
- 兼采棕榈消暑湿:提到用棕榈叶制作的物品,表现出对湿气的克服。
- 也偕袯襫禦春寒:表明雨衣不仅防雨,也能抵御寒气。
- 濛濛丝散分如织:描绘细雨如丝般飘洒的情景。
- 点点珠跳泻即乾:表现水珠在阳光下的美丽与瞬间蒸发的效果。
- 最好天晴横翠桁:描绘晴天的美好景象。
- 绿蓑影外一渔竿:最后一句将自然与生活融合,渔竿暗示生活的悠闲。
-
修辞手法:
- 比喻:细雨比喻为丝,形象生动。
- 对仗:如“碧油”和“腻罗纨”形成视觉和听觉的和谐。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在雨中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美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 雨衣:象征生活中的保护与适应。
- 棕榈:自然中可利用的资源,代表着智慧。
- 雨滴:象征洗净与新生的希望。
- 渔竿:象征闲适生活,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标题是什么?
- A. 雨衣
- B. 渔竿
- C. 春寒
-
诗中提到的雨衣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 A. 棕榈叶
- B. 碧油
- C. 丝绸
-
最后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雨中行走
- B. 晴天与渔竿
- C. 雪花飘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歌子》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许青麟的《雨衣》与李白的《渔歌子》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前者更侧重生活中的细节与实用,后者则更富有诗意与浪漫。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共同展示了中国古诗词的丰富内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许青麟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