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题百蝶图》
时间: 2025-01-19 21:54: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翅软如绵,腰纤似玉,看他妩媚难禁。
两两三三,飞来偷入花阴。
香闺午倦抛书卷,把滕王图画重寻。
倚晴窗搦管裁笺,点粉涂金。
笑余亦有丹青癖,记曾描百蝶,未遇知音。
欲觅芳踪,那堪梦杳青琳。
葛衣又逐东风化,捲湘帘闲煞金针。
喜今朝,粉本携来,许我抚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蝴蝶,翅膀如绵软,腰肢纤细如玉,令人难以抗拒。蝴蝶成双成对地飞来,偷偷进入花丛中。午后在香闺中感到疲倦,放下书卷,重新寻找《滕王阁序》的画作。倚靠在阳光明媚的窗前,手握笔杆,裁剪纸张,点上粉色,涂上金色。笑着说自己也有绘画的癖好,曾经描绘过百蝶,却未曾遇到知音。想要寻找那些芳香的踪迹,怎能忍受梦境中黯淡的青色?葛衣又随着东风化去,卷起湘帘,闲得像金针一样。今朝高兴,带来了粉本,愿让我抚摸临摹。
注释
- 翅软如绵:比喻蝴蝶的翅膀轻柔如棉花。
- 腰纤似玉:形容蝴蝶腰身纤细,像玉一样美丽。
- 妩媚:形容女子或事物的姿态美好。
- 香闺:指女子的卧室,充满香气的地方。
- 滕王图:指《滕王阁序》的画作。
- 丹青癖:指对绘画的爱好。
- 芳踪:指花香的踪迹。
- 青琳:比喻梦中的青色,象征失落和遥远。
- 葛衣:葛布制成的衣服,象征清淡自然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毕景桓,清代诗人,生活在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诗风清丽,常以自然和生活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春日午后对自然的敏感和对艺术的热爱。诗人通过蝴蝶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恰逢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增添了诗作的生机。
诗歌鉴赏
《高阳台 题百蝶图》是一首充满生趣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蝴蝶的美丽与轻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开篇以“翅软如绵,腰纤似玉”形容蝴蝶,立即传达出一种轻柔的美感,捕捉了生物的动态与姿态。接着,诗人描绘蝴蝶在花丛间飞舞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诗中“香闺午倦抛书卷”一句,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惬意,他在疲倦之际选择放下书卷,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使用“倚晴窗搦管裁笺”一语,展示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热情,仿佛在说,自己也曾是画笔下的追寻者。
而在“笑余亦有丹青癖”一句中,表现了诗人对绘画的独特情感,尽管未遇知音,依然乐于创作,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知音的渴望,使得读者在享受视觉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翅软如绵,腰纤似玉:形容蝴蝶的轻盈和美丽,展现其妩媚姿态。
- 看他妩媚难禁:表达对蝴蝶的赞美,难以抵挡其魅力。
- 两两三三,飞来偷入花阴:描绘蝴蝶成群飞舞,悄然进入花丛中,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 香闺午倦抛书卷:诗人在香闺中感到疲倦,放下书卷,暗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把滕王图画重寻:意欲重新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体现对文化的向往。
- 倚晴窗搦管裁笺:在阳光明媚的窗前,手握画笔,准备创作。
- 点粉涂金:使用颜料进行创作,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 笑余亦有丹青癖:自嘲自己也有绘画癖好,表达对绘画的痴迷。
- 记曾描百蝶,未遇知音:回忆自己曾描绘百蝶,却未能遇到欣赏自己作品的人。
- 欲觅芳踪,那堪梦杳青琳:渴望寻找美好的踪迹,感叹梦中青色的迷茫。
- 葛衣又逐东风化: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然清新生活的愿望。
- 捲湘帘闲煞金针:表现出悠闲自在的状态,像金针般轻松。
- 喜今朝,粉本携来,许我抚临:表达了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创作的兴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翅软如绵”,将蝴蝶的翅膀比作绵,形象生动。
- 拟人:蝴蝶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似乎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对仗:如“两两三三”,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以及对知音的渴望。通过蝴蝶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轻盈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追求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蝴蝶:象征美丽与自由,代表着生命的轻盈和短暂。
- 香闺:象征优雅与柔美,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滕王图:代表文化的积淀与艺术的追求,体现出诗人的文化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翅软如绵”是用来形容什么? A. 蝴蝶
B. 书卷
C. 花草
D. 窗户 -
诗人提到的“丹青癖”指的是? A. 对音乐的热爱
B. 对绘画的爱好
C. 对诗歌的痴迷
D. 对舞蹈的兴趣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 A. “欲觅芳踪”
B. “未遇知音”
C. “香闺午倦”
D. “倚晴窗搦管”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毕景桓《高阳台 题百蝶图》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前者侧重于自然与艺术,后者则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摹。
- 杜甫《春望》:与毕景桓的作品相比,更侧重于历史与现实的沉重感,而毕景桓则偏向于轻盈与美的享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艺术与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