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明
作者:俞桂 〔宋代〕
朝来阁雨喜新晴,
枝上绵蛮调好声。
佳节莫将虚过了,
人生赢得几清明。
白话文翻译
今晨的阁楼上,雨停了,天气终于转晴,
树枝上,绵蛮鸟儿在欢快地鸣唱。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不要虚度光阴,
毕竟人生能够拥有几次清明时节呢?
注释
- 阁雨:指阁楼上的雨,象征着诗人所在的环境。
- 绵蛮:一种鸟,形态优美,鸣声动听,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清明:指清明节,既是祭祖的日子,也是春季的代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虚过:指虚度光阴,未能把握住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桂(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富有生活气息,关心人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清明》创作于清明节前后,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在这个时节借景抒情,感叹人生短暂,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诗歌鉴赏
《清明》是一首充满生机和哲理的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阁雨喜新晴”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暗示着春天的来临和万物复苏。接着“枝上绵蛮调好声”则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活力,鸟儿的鸣叫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象征着生命的欢愉。
在后两句中,诗人转向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提醒人们在佳节时不要虚度光阴,强调清明节不仅是祭奠先人的时刻,更是反思人生、珍惜当下的时机。诗人通过“人生赢得几清明”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清明时节短暂而珍贵,人生更是如此,应该把握每一个瞬间。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来阁雨喜新晴:清晨,阁楼上雨停了,诗人心中感到高兴,体现出对天气转好的欢喜。
- 枝上绵蛮调好声:树枝上的绵蛮鸟儿欢快地鸣叫,象征春天的快乐与生机。
- 佳节莫将虚过了: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不要把时间虚度过去。
- 人生赢得几清明:人生中能够经历几次清明节,强调时光的珍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阁雨”和“新晴”形成对比,映衬出清明时节的美好。
- 拟人:将鸟儿的鸣叫赋予了情感,使其成为春天的象征,生动形象。
- 象征:清明节象征着生命的延续,点出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珍惜生命、把握时光的主题。诗人通过清明节的意象,反思人生的短暂,激励人们在美好的时光里努力生活。
意象分析
- 阁雨:象征生活中的小困扰,经过雨水的洗礼,象征希望。
- 绵蛮: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春天的象征。
- 清明: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对逝去的追思,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清明节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A. 祭祖
B. 赏花
C. 旅游
D. 吃饭 -
“朝来阁雨喜新晴”中的“阁雨”指的是什么? A. 山上的雨
B. 楼阁上的雨
C. 河边的雨
D. 森林中的雨 -
诗中提到的“绵蛮”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D. 一种水果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杜甫
- 《春望》——杜甫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俞桂的《清明》与杜甫的《清明》有相似的主题,都是对清明节的深刻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加强调历史的沉重感和个人的无奈,而俞桂则更倾向于生命的欢愉与珍惜,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