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时间: 2024-09-19 20:53:34

润逼琴丝,腻匀笺粉,困人终日廉纤。

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

一种无聊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

愁来也,王肌生粟,悄觉寒严。

鳒鳒。

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断送枯鲇。

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

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

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润逼琴丝,腻匀笺粉,困人终日廉纤。
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一种无聊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
愁来也,王肌生粟,悄觉寒严。
鳒鳒。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断送枯鲇。
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
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
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作者通过描绘琴声和纸张的质感,传达出一种无聊和消沉的心情。似乎春天的沉醉使人忘却了时间,心中无聊的情绪却无人理会。愁苦时,感受到寒意的加深,仿佛一切都在无声无息中流逝。回想过去的甜蜜,不禁思索这份甜美是为谁而存在。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在混乱中留下的泪痕与印记,表达出一种无奈和对往事的追忆。


注释:

  • 润逼琴丝:形容琴弦的润泽,有一种细腻的触感。
  • 腻匀笺粉:指纸张的光滑细腻,含有一种柔和的美感。
  • 王肌生粟:指心中忧愁生出如粟的感觉,形容愁苦之深。
  • 鳒鳒:比喻一片沉寂或无声。
  • 百尺竿头:形容高处的孤立,可能暗示一种无助。
  • 崖蜜:比喻过去的美好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清代诗人,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作品常带有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影响了诗人的创作,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情感复杂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聊。诗的开头用“润逼琴丝,腻匀笺粉”描绘了音乐与书写的细致感,暗示了生活的柔美与诗人情感的细腻。从“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可以看出,诗人处于一种迷惘与麻木的状态,既是沉醉于美好,又感到无所事事。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过往,从“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中可以看出对曾经甜蜜时光的惋惜,似乎在追问美好的回忆属于谁。诗中“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情感的纠结与挣扎,笔墨之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诗不仅是对往事的回顾,更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剖析,展现出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与挣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润逼琴丝,腻匀笺粉:描绘了细腻的琴音与纸张,暗示生活的美好。
  2. 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表现出一种迷醉与无所事事的状态。
  3. 一种无聊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对内心烦闷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的无奈。
  4. 愁来也,王肌生粟:愁苦的情感如同谷物般滋生。
  5. 鳒鳒:形容内心的沉寂与无声。
  6. 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表达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似乎处于高处的无助。
  7. 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反思过去的甜蜜,探究其意义。
  8. 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细致地回忆往事,情感交错。
  9. 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描绘出混乱与泪水的痕迹,留存心中的印记。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愁来也,王肌生粟”比喻愁苦的滋生。
  2. 拟人:琴丝与纸张似乎具有人性,传达情感。
  3.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人在生活中的孤独与迷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丝:象征音乐与生活的美好。
  • 笺粉:象征书写与记录的生活。
  • 崖蜜:象征过去的甜蜜回忆。
  • 墨痕清泪:象征情感的沉重与泪水的痕迹。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也为读者提供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润逼琴丝”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音乐的美好
    • B. 人生的无奈
    • C. 生活的单调
  2. “想当初崖蜜”中的“崖蜜”指的是什么?

    • A. 过去的美好时光
    • B. 未来的希望
    • C. 生活的烦恼
  3. 诗人在诗中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 A. 喜悦
    • B. 追忆与无奈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顾贞观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奈的反思。两者在用词上都展现出细腻的情感,但顾贞观更偏向于一种内心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体现出女性的柔情与对生活的强烈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大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润逼琴丝,腻匀笺粉,困人终日廉纤。下一句是什么

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上一句是什么

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下一句是什么

一种无聊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上一句是什么

一种无聊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下一句是什么

愁来也,王肌生粟,悄觉寒严。上一句是什么

愁来也,王肌生粟,悄觉寒严。下一句是什么

鳒鳒。上一句是什么

鳒鳒。下一句是什么

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断送枯鲇。上一句是什么

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断送枯鲇。下一句是什么

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上一句是什么

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下一句是什么

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上一句是什么

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下一句是什么

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上一句是什么

润逼琴丝,下一句是什么

腻匀笺粉,上一句是什么

腻匀笺粉,下一句是什么

困人终日廉纤。上一句是什么

困人终日廉纤。下一句是什么

似春眠未觉,上一句是什么

似春眠未觉,下一句是什么

宿醉相兼。上一句是什么

宿醉相兼。下一句是什么

一种无聊心绪,上一句是什么

一种无聊心绪,下一句是什么

谁还理、旧素新缣。上一句是什么

谁还理、旧素新缣。下一句是什么

愁来也,上一句是什么

愁来也,下一句是什么

王肌生粟,上一句是什么

王肌生粟,下一句是什么

悄觉寒严。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