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居厚得祠复次韵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7 10:05:12

稍欣公议白,又报啧言行。

上漫招东马,人方毁李程。

迎来新观主,伴取老师兄。

汉士方云合,何须鲁两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稍欣公议白,又报啧言行。
上漫招东马,人方毁李程。
迎来新观主,伴取老师兄。
汉士方云合,何须鲁两生。

白话文翻译:

稍微高兴于公议的白话,接着又听到关于言行的评议。
在这里随意招呼东马,而人们正在诋毁李程。
迎来了新观主,陪伴的是老师的兄长。
汉朝的士人正好聚合,何必再提鲁国的两位圣人。

注释:

  • 稍欣:稍微高兴。
  • 公议:公众的议论,大家的看法。
  • 啧言行:对言行的评价,往往带有批评的意味。
  • 东马:可能指代某个地方的人或者事物。
  • :诋毁,贬低。
  • 李程:历史上某个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士人或文人。
  • 新观主:新的领导者或掌门人。
  • 汉士:汉朝的士人。
  • 鲁两生:指的是鲁国的两位圣人,孔子与孟子。

典故解析:

“鲁两生”指的是孔子和孟子,代表了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此处用来表现对传统士人价值的怀念与当代士人聚合的欣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0年-1269年),字景庄,号听松,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多为豪放激昂,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切,作品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纷纷自处之际。刘克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与个人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较为松散,四句诗中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开篇“稍欣公议白”,表达了对公众议论的欣慰,但紧接着提到的“啧言行”,则流露出对言论的忧虑,反映出当时士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上漫招东马”的意象,似乎在描绘一种随意、洒脱的态度,而“人方毁李程”则暗示着当时士人对彼此的指责与非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迎来新观主,伴取老师兄”,则暗示了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诗人对新领导者的期待与对传统师承的尊重。
最后一句“汉士方云合,何须鲁两生”,则是对士人群体凝聚的赞美,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反思与自省,提倡士人应团结一致,而非过于依赖古人的教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稍欣公议白:表达对公众讨论的欣喜。
  2. 又报啧言行:却又听到对言行的批评,透出一丝无奈。
  3. 上漫招东马:随意招呼同道中人,表现了一种洒脱。
  4. 人方毁李程:人们正在贬低某人,反映了士人之间的竞争与嫉妒。
  5. 迎来新观主:新的领导者到来,带来了新的希望。
  6. 伴取老师兄:与老师的兄长相伴,体现对传统的尊重。
  7. 汉士方云合:汉代士人们团结一心,展示出一种士人情怀。
  8. 何须鲁两生:不必过多依赖古代圣人,强调当代士人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如“稍欣公议白”和“又报啧言行”。
  • 比喻:通过“东马”比喻士人的交往,生动形象。
  • 反语:后半句对鲁国圣人的提及,实际上是对当时士人状态的反思。

主题思想:

诗中表现出对当代士人团结的期望与对传统的反思,强调了新旧交替时代中士人应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马:象征交往与友谊。
  • 李程:代表被贬低的士人,象征着当时士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 新观主:象征希望与新生,代表未来的方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鲁两生”指的是哪两位圣人?

    • A. 孔子与孟子
    • B. 孟子与荀子
    • C. 孔子与庄子
    • D. 荀子与老子
  2. 诗中“稍欣公议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高兴
    • C. 生气
    • D. 无奈
  3. “人方毁李程”的意思是?

    • A. 人们赞扬李程
    • B. 人们在贬低李程
    • C. 人们在讨论李程
    • D. 人们在帮助李程

答案:

  1. A. 孔子与孟子
  2. B. 高兴
  3. B. 人们在贬低李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观察与反思,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理想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