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时间: 2025-01-17 09:28:54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白话文翻译:

有一种鸟是为了报仇而存在的,它终年怀抱着一寸真诚。
它嘴里衔着小山石,心中却渴望海面平静。
渺小的功劳难以被人看到,微薄的生命也显得轻如鸿毛。
人们都嘲笑我做事草率,而我却独自欣赏这种专注的精神。
难道我会计较休息的日子吗?我只应尽我这一生的努力。
我何必因刺客的传说而感到羞愧?我没有得到报仇的名声。

注释:

  • 偿冤:报仇,报复。
  • 寸诚:微薄的诚意。
  • 口衔山石:嘴里衔着山石,指代执着的努力。
  • 渺渺:渺小,微不足道。
  • 区区命:微薄的生命。
  • 造次:草率,匆忙。
  • 专精:专注而精细。
  • 何惭:何必感到羞愧。

典故解析:

“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故事,讲述了一只名为精卫的小鸟,为了填平大海而不停地衔石头,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韩愈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执着追求理想与目标者的钦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作品风格豪放,常常借用古代典故表达个人情怀。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韩愈身处困境之时,面对世俗的讥讽与不理解,他通过精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不屈的追求和信念。

诗歌鉴赏: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是韩愈用以表达自己执着追求理想的诗篇。诗中通过精卫填海的典故,展现了执着追求的精神。在面对他人的讥讽时,韩愈并不气馁,而是坚定地选择了专注于自己的信念。他认为,无论他人的看法如何,自己只需尽心尽力地去做。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鼓励人们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哪怕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诗的情感基调既有无奈,又带着坚定的信念,透过细腻的文字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指代精卫鸟,它为了报仇而永远怀抱真诚。
  2.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精卫嘴里衔着小石头,心中渴望海面平静,象征着坚持不懈。
  3.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微小的成就难以被人看见,生命又显得微不足道。
  4.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别人都嘲笑我的草率,我却欣赏自己的专注。
  5.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我难道会在乎休息的日子吗?只应竭尽全力度过这一生。
  6.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我何必因刺客的传说而感到羞愧?我没有得到报仇的名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与人的追求相对比,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
  • 拟人:将精卫赋予人类的情感与理想,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精卫的形象,表达了对执着追求目标的赞美,强调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理想的坚持。诗人以此激励自己,也希望读者能够在生活中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精卫:象征执着和不屈的精神。
  • 山石:代表努力和坚持。
  • 海波:象征理想与目标的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精卫填海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 A. 苦难
    • B. 执着与追求
    • C. 失败
  2. 韩愈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 A. 放弃
    • B. 讽刺
    • C. 坚定与专注
  3. “渺渺功难见”中“渺渺”可理解为:

    • A. 渺小
    • B. 漫长
    • C. 复杂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作品,表达孤独与思考。
  • 《登高》:杜甫的诗篇,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挫折。

诗词对比

  • 韩愈的《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追求精神,但韩愈更注重执着的努力,而李白则强调享受当下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