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乡人丘同知舜臣》

时间: 2025-01-17 09:31:18

不爱一身死,以全千里生。

群言更廉洁,此事甚分明。

心白天应见,官卑自莫争。

于公厚阴德,尚欲子孙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爱一身死,以全千里生。
群言更廉洁,此事甚分明。
心白天应见,官卑自莫争。
于公厚阴德,尚欲子孙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生死与社会责任的思考。诗人认为,个人的生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千里之外的生命和未来的繁荣付出努力。人们的言论应该更加清白、公正,这一点非常明显。内心纯洁的人,应该在明亮的日子里显露出来,而在仕途上地位卑微的人也不应该争名争利。对于公众的利益,应该多积累阴德,以期望子孙能够享有荣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爱一身死:不在乎自己的一生是否结束。
  • 千里生:指的是更广阔的生命价值。
  • 群言:指众人的言论。
  • 廉洁:清白、正直。
  • 心白:内心纯洁。
  • 官卑:地位低微的官员。
  • 阴德:指隐秘的善行。
  • 子孙荣: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阴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积德行善,留名于后”的理念。许多古代文人都强调为后代积累德行,以求后世安宁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梦斗,字子正,号梦斗,宋代诗人。因其诗词多描写田园生活和对社会的关注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常常传达出质朴而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看到了许多官员追逐名利的现象,深感忧虑。通过这首诗,他希望唤醒人们关注真正的社会责任,以及对后代的责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社会责任感。诗人在开头以“不爱一身死”引入,既是对个人生死的淡然,更是对更大生命价值的关注。这里的“千里生”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而是对社会、对未来的期盼,表现出一种大义凛然的情怀。

“群言更廉洁,此事甚分明”这句,强调了言论的纯洁和正直,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期望。接下来的“心白天应见”,则表达了内心的光明正大,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即使官职卑微,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争名利,真正为社会贡献力量。

最后,诗人提到“于公厚阴德”,意味着在为公众利益服务时,应该默默积累善行,以期待子孙后代能够享受这种积德的结果。这种为他人、为社会着想的思想,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对未来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爱一身死,以全千里生”:表达诗人对个人生命的淡泊,强调为更大群体的生存而奋斗。
  2. “群言更廉洁,此事甚分明”:希望社会言论更加公正清白,这种愿望非常明确。
  3. “心白天应见,官卑自莫争”:内心应当纯洁,地位低微的官员不应争名逐利。
  4. “于公厚阴德,尚欲子孙荣”:希望通过积累善行,给后代带来荣华。

修辞手法:

  • 对偶: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如“不爱一身死”与“以全千里生”,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句式的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力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个人的生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对未来的关怀。诗人通过提倡清白的言论和积德行善的思想,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生死:象征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责任。
  • 千里:象征广阔的未来与社会的繁荣。
  • 清白:象征内心的纯洁与高尚。
  • 阴德:象征无私的善行与对后代的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千里生”指的是:
    A. 个人的生死
    B. 社会的未来
    C. 自然的生命
    D. 诗人的愿望

  2. “心白天应见”这句表达了什么?
    A. 官员的地位
    B. 内心的纯洁
    C. 追求名利
    D. 社会的阴暗面

  3. 诗人希望通过积累怎样的德行来影响后代?
    A. 显赫的名声
    B. 阴德
    C. 个人财富
    D. 社会地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孟郊的《游子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汪梦斗的这首诗更强调内心的道德与责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对人生及时行乐的态度。两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前者关注社会责任,后者则关注个人享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选》
  • 《汪梦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