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流水》

时间: 2025-01-04 14:12:07

千丈崩奔落石碕,秋声散入夜云悲。

州桥月下闻流水,不忘锺山独宿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闻流水
千丈崩奔落石碕,
秋声散入夜云悲。
州桥月下闻流水,
不忘锺山独宿时。

白话文翻译:

夜晚听到流水声,千丈的水流从崩落的石崖上奔涌而下,秋天的声音散入夜空,令人感到悲伤。在州桥月光下听到流水声,回想起在锺山独自宿营的时光。

注释:

  • 千丈:形容水流的高度,意指非常高。
  • 崩奔:崩落而急速流动,形容水流的猛烈。
  • 石碕:崖壁或岩石的边缘。
  • 秋声:指秋天的声音,多与自然景象和悲凉情绪相关。
  • 州桥:指某个地方的桥,可能是诗人所居住地附近的桥。
  • 锺山:指的是诗人曾经在此独宿的山,可能带有个人情感的回忆。

典故解析:

“锺山”可能是王安石个人的经历或特定地名,反映了他在自然环境中获取灵感的经历。同时,“秋声”在古诗中常常与离别、思乡等情感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情感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主张变法,致力于国家的富强与民生的改善,其诗词风格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王安石晚年,可能在他思考人生和自然的过程中,表达了对孤独与自然的感慨。这一时期,王安石面临政治斗争与个人情感的困扰,诗中流露出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歌鉴赏:

《夜闻流水》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思考。开篇用“千丈崩奔落石碕”展现出大自然的壮阔和力量,水流的奔腾与崖壁的崩落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又隐含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秋声散入夜云悲”则将情感转向个人,秋天的声音往往带有凄凉之感,诗人在此时此刻感受到孤独与思乡之情。

接下来的“州桥月下闻流水”则通过月光和流水再现了诗人当时的情景,月光下的流水声让他想起了在锺山独自宿营的日子,表现出一种对宁静夜晚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念。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情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统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丈崩奔落石碕:描绘了急流从高崖坠落的壮观场景,象征着生命的奔涌与力量。
  2. 秋声散入夜云悲:秋天的声音与夜晚的云朵相互交织,渗透出一种悲伤的气氛。
  3. 州桥月下闻流水:在州桥下月光的照耀下,流水的声音愈加清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不忘锺山独宿时:回忆起在锺山独自宿营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孤独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水的声音与秋声相联系,渲染出一种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千丈崩奔”和“秋声散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秋声与悲情相结合,使自然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流露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秋声:代表着离别与思乡的情感。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丈崩奔”的意思是什么? A) 形容水流的高和快
    B) 形容秋天的声音
    C) 形容夜晚的云
    答案:A

  2. “州桥月下闻流水”中,诗人在哪里听到流水声? A) 鳥巢
    B) 鳌山
    C) 州桥
    答案:C

  3.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的美丽
    B) 个人的孤独与怀念
    C) 政治斗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在王安石的《夜闻流水》中,诗人通过大自然的声音传达内心的孤独与怀念。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则通过描绘夜景与历史的结合,展现出更为广阔的视野与思考。两者均在夜晚的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往的深切思考,但情感基调和视角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