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六首》

时间: 2025-01-04 13:45:24

瞢瞢俗所共,察察与世违。

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

就求无所得,犹以好名讥。

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瞢瞢俗所共,察察与世违。
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
就求无所得,犹以好名讥。
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世俗的普遍观念与个人的独特见解之间的矛盾。人们普遍迷惑,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而我却清晰地看到了与世俗相悖的道理。与世俗相悖的事情虽然有许多美德,但一旦犯了小错误,所有的美德都会被抹去。即使追求的东西无法得到,依然会被贴上“好名声”的标签来讥讽。那些负担沉重却又自以为是的人,能让真正的光明变得微弱。

注释:

字词注释:

  • 瞢瞢: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混沌。
  • 察察:清晰明了,与“瞢瞢”形成对比。
  • 违世:与世俗观念相违背。
  • 百善:许多的美德。
  • 一疵:一个小错误。
  • 好名:美名,声誉。
  • 负且乘:负担沉重,形容自以为是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所反映的对世俗的反思与批判,继承了古代士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与“愚民政策”有所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倡导新法,力求政治和经济改革,其诗词作品多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正值其推行新法之际。时局动荡,士人对朝政和社会现象有诸多不满,王安石通过此诗表达对世俗偏见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瞢瞢”与“察察”的对比,揭示了世俗观念的模糊与个人见解的清晰。王安石在诗中抨击了社会对个体追求的误解与讥讽,强调了善行与恶行之间的不公。诗中提到“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不仅传达了他对世俗的强烈反感,也暗示了社会对个体价值的片面评价。即使有再多的美德,只要犯了小错,便会被全盘否定,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的苛刻标准。

最后一句“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则是对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的讽刺,他们的存在反而让光明的道理变得微弱。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得全诗在情感上更为深刻,充满了对社会的警醒与对理想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瞢瞢俗所共:强调世俗认知的模糊。
  • 察察与世违:表达对世俗的清晰理解。
  • 违世有百善:即使与世俗相悖,依然有许多善良之处。
  • 一疵恶皆归:小错误却能掩盖所有美德。
  • 就求无所得:追求理想却无法实现。
  • 犹以好名讥:即使失败,仍会遭受讥讽。
  • 彼哉负且乘:比喻那些自负的人。
  • 能使正日微:强调他们让光明的真理变得微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瞢瞢”与“察察”的对比,强调主题。
  • 比喻:用“正日微”形象地表达世俗对真理的遮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世俗与个人见解的对比,探讨了善与恶的相对性,以及社会对个体价值的误解,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光明:象征真理与理想。
  • 模糊:象征世俗的迷惑与偏见。
  • 负担:象征自以为是的人对真理的阻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瞢瞢”是什么意思? A. 清晰
    B. 模糊

  2.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对世俗的赞美
    B. 对世俗的批判

  3. “一疵恶皆归”表达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小错误被忽视
    B. 小错误影响大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寓言六首》与杜甫的《登高》都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杜甫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国运的忧虑,而王安石则更加直接地批判世俗观念的偏见,二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王安石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